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对冷浸田生产力的耦合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飞

作者: 王飞;李清华;余广兰;林诚;林新坚;何春梅;钟少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冷浸田;水肥耦合;农田排水;优化施肥;土壤团聚体;氨基酸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703-7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冷浸田以渍水与低磷低钾为重要特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耦合对冷浸田生产力及水稻籽粒氨基酸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1不开沟,习惯施肥(CK);2不开沟,高磷钾配方肥(PF);3简易开沟+习惯施肥(KG+XG);4简易开沟+高磷钾配方肥(KG+PF)。结果表明,PF、KG+XG与KG+PF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水稻分蘖盛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并以KG+PF处理最为明显,成熟期上述三者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比CK增产4.7%、15.4%、19.8%,差异均显著,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分别增产14.9%与4.1%。PF、KG+XG与KG+PF处理的必需氨基酸较CK增幅1.3%~8.3%,其中以KG+PF处理最高,差异显著;简易开沟不同程度降低了水稻分蘖期稻田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含量,其中,KG+PF与CK处理的活性还原性物质及Fe2+含量差异显著,且其土体锈纹锈斑明显。籽粒产量与>3.5 mm团聚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1~0.5 mm及0.5~0.25 mm团聚体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及亚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冷浸田开沟排渍增产效应明显高于优化施肥,二者对水稻产量增产表现为叠加效应,优化施肥对提高水稻籽粒氨基酸品质效果明显。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垄作免耕影响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分布. 熊又升,徐祥玉,张志毅,王娟,袁家富,刘光荣,徐昌旭,毛创业. 2014

[2]冷浸田水旱轮作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黄建诚. 2015

[3]长期不同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4]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方宇,林新坚,刘玉洁,刘启鹏,林丽红. 2015

[5]土地开发影响下的内陆河流水质演变研究——以塔里木河干流区上游为例. 陈小兵,杨劲松,杨朝晖,胡顺军,刘广明,汪玉磊. 2008

[6]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 王岩,王建国,李伟,薄录吉,杨林章. 2010

[7]砂姜黑土区多目标农田排水系统优化布置研究. 景卫华,罗纨,贾忠华,温季. 2012

[8]农田控制排水与补充灌溉对作物产量和排水量影响的模拟分析. 景卫华,罗纨,温季,贾忠华. 2009

[9]农田排水与淡水交替灌溉对枣树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李应海,王洪博,王兴鹏. 2018

[10]农田利用排水灌溉对土壤入渗特性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王兴鹏,段爱旺,李双. 2016

[11]不同构造生态沟渠的农田面源污染物处理能力及实际应用效果. 陈桂发,付子轼,杨林章,王俊力. 2019

[12]生态沟渠对小流域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研究. 田昌,陈敏,周旋,石敦杰,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文炯. 2020

[13]基于文献计量的黄河流域农田灌排研究现状. 陆红飞,齐学斌,乔冬梅,李霞,白芳芳,赵宇龙,韩洋,庞颖. 2020

[14]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特征及防控措施. 周丽,张旭,靳存旺,王剑,吴鹏,马智强,邹国燕. 2024

[15]中国农田暗管排水排盐技术研究进展. 郭宸耀,伍靖伟,陈林,郑国玉,马英杰,程莲,丁峰. 2024

[16]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2014

[17]外源物对冷浸田土壤亚铁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崔宏浩,陈正刚,朱青,张钦,卢松,李剑,赵欢,张德平,古雁宾. 2015

[18]冷浸田改良及水稻少耕法栽培技术. 崔宏浩,陈正刚,张钦,朱青,李剑,卢松,张德平,古雁宾. 2014

[19]不同耕作措施对冷浸田亚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海波,陈正刚,张钦,崔宏浩,朱青,张中和,胡萍. 2015

[20]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