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超

作者: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核不育;杂种优势;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0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1043-1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分析抗虫核不育系GA18配制的22个杂交种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发现,GA18配制杂交种铃重的平均正向中亲优势为5.37%,且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但是衣分的杂种优势不明显。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中亲优势多数表现为正向优势,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多数表现为负向优势,比强度正向中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36.4%,超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27.3%。结果表明,GA18配制的杂交种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显著,用GA18配制杂交种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纤维品质。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核不育系9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比较. 陈全求,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詹先进. 2015

[2]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黄观武,张东铭,黄荣先,苟云高,施尚泽,王洪谷,曹鉴忠,江卫. 1988

[3]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4]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6

[5]特早熟杂交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孙长君,吴琼,吴晓东,李书涛. 2010

[6]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孙皓,赵斌,王瑞,季昌好,朱斌,陈晓东. 2023

[7]冀中南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戴茂华,王瑞清,刘丽英,郑书宏,吴振良. 2015

[8]机采棉杂交后代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齐海坤,严根土,王宁,乔文青,石建斌,许庆华,周红,黄群. 2017

[9]陆地棉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QTL定位. 齐海坤,严根土,王宁,张亚林,黄群. 2019

[10]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范术丽,王寒涛,魏恒玲,庞朝友. 2016

[11]转双抗虫棉纯合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的配合力. 张安红,吴家和,罗晓丽,肖娟丽,石跃进. 2005

[12]优势棉花组合F2代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刘朝辉,董顺文,熊鹰,何洪波. 2007

[13]棉纤维颜色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霍曙明,周忠丽,贾银华,潘兆娥,庞保印,杜雄明. 2010

[14]陆地棉永久IF_2群体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相关关系研究. 王保勤,李宾,李俊文,刘书梅,贾新合. 2016

[15]油菜显性核不育系统的研究与利用. 伍林涛,杜才富,周凌,张敏琴,曾章丽,陈琨,韩宏仕. 2012

[16]核不育杂交棉在河南制种技术规范. 王治斌. 2013

[17]转基因抗虫杂交种川杂棉16的选育. 龚一耘,毛正轩,张超,杨泽湖. 2007

[18]抗虫核不育系杂交种川杂棉29的选育. 张小军,岳福良,张相琼,李文均. 2010

[19]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9的选育. 钟文娟,周永航,龚一耘,张超,毛正轩,杨泽湖,蒲德强,贺晓峰,李庆林,牟方生. 2017

[2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高志宏,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