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霞

作者: 赵霞;薛华政;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凡军洲

作者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周口市农业局

关键词: 种子质量;免耕覆盖;精密播种;夏玉米;生长与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1 期

页码: 37-4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中国玉米机械化精播对种子质量的要求,于2011年选用不同种子公司的11个品种,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子质量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0个精播种子、‘郑单958’普通种子、‘郑单958’精播种子的平均出苗率为96.47%、90.95%和93.92%,精播种子之间、‘郑单958’普通种子和精播种子之间的田间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先玉335’精播种子、国内精播品种的平均出苗速率分别为0.21和0.17,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精播种子的出苗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分别为6.10和4.80,‘郑单958’普通种子的出苗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分别为4.86和3.94,差异达显著水平。所有参试品种株高和叶面积差异不显著。所有精播种子、国内精播种子、‘郑单958’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的产量分别为9820.79、9862.19、10116.04、9477.75 kg/hm2,所有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9个国内精播种子之间产量的差异也不显著。而‘郑单958’精播种子和‘郑单958’普通种子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因素,玉米机械化播种要采用精播种子。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2]种肥应用对免耕精播夏玉米生理效应研究. 赵霞,吴凤兰,姜鸿勋,唐保军,黄瑞冬,赵发欣,李潮海. 2016

[3]浅谈玉米精密播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前景. 姚杰. 2004

[4]豫东平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实践效果. 余泳昌,鲁传涛,冯春丽,刘清民. 2005

[5]保护性耕作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李俊红,吕军杰,丁志强,张洁,姚宇卿,蔡典雄,吴会军,于新峰. 2014

[6]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陈检锋,陈华,付利波,王志远,洪丽芳,苏帆,尹梅. 2020

[7]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邵运辉,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张洁,姚宇卿,李向东. 2020

[8]免耕覆盖玉米秸秆对旱塬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晋凡生,张宝林. 2000

[9]黄土高原旱地麦田26年免耕覆盖对土壤肥力及原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张贵云,吕贝贝,张丽萍,刘珍,范巧兰,魏明峰,姚众,袁嘉玮,柴跃进. 2019

[10]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王健波,严昌荣,刘恩科,陈保青,张恒恒. 2015

[11]齐齐哈尔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孙先明. 2023

[12]免耕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冯延江. 2008

[13]免耕覆盖下土壤水分、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对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郑凤君,王雪,李生平,刘晓彤,刘志平,卢晋晶,武雪萍,席吉龙,张建诚,李永山. 2021

[14]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晋凡生,张宝林. 2000

[15]茶园免耕覆盖农作物秸秆的生态效应. 孙承冕,张艳梅,朱兴正,伍岗. 2011

[16]智能玉米精密播种施肥机的研制. 彭强吉,孙宜田,荐世春,孙永佳,李青龙. 2016

[17]玉米播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李海龙. 2019

[18]小籽粒中药材精密播种机设计. 张亚振,张秀平,陈林. 2019

[19]播种机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高原源,王秀,杨硕,赵学观,窦汉杰,赵春江. 2019

[20]温室穴盘精密播种设备的研究进展. 武广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