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及其自然杂交种的形态与COI基因条形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波

作者: 马波;李雷;王继隆;龚君华;张驰;纪锋;李宝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自然杂交种;形态学;COI基因条形码;雅鲁藏布江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53-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5年5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朗县段水域开展鱼类调查,发现了1种疑似为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自然杂交种群体。形态学研究显示,该种的吻、口部、下颌、须等头部上的形态特征居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之间,并明显区别于双亲,且群体中个体的头部形态稳定一致,均具有典型的中间型特征,个体间没有明显差异。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分析显示,在杂交种群体共15个样本中,有4个与拉萨裂腹鱼为同源,其余11个与异齿裂腹鱼为同源,各自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即杂交种群体中既有属于拉萨裂腹鱼遗传基因的个体,也有属于异齿裂腹的遗传基因的个体。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等自然水域中能够自由杂交而产生后代,且两者都可以互为父母本,但以异齿裂腹鱼为母本产生的杂交种在群体中占多数,推测特殊的生态环境可能促使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自然水域中容易杂交。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段野生拉萨裂腹鱼繁殖季节研究. 曾本和,刘海平,王建,朱成科. 2020

[2]云南枸橼类自然杂交种的研究. 暴卓然,梁明清,丁素琴. 1993

[3]94个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郑国华,邱陈华. 2018

[4]两种不同模式人工驯养野生拉萨裂腹鱼试验效果比较. 王万良,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龚君华,陈美群,扎西拉姆. 2016

[5]拉萨裂腹鱼胚胎适宜孵化水温研究. 曾本和,龚君华,刘海平,王万良,王金林,何林强. 2023

[6]不同规格拉萨裂腹鱼温度耐受性研究. 何林强,王万良,曾本和,杨瑞斌,刘海平,曾小理,徐兆利,王建. 2020

[7]拉萨裂腹鱼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征.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徐进,马宝珊,王宁. 2020

[8]可见植入荧光标记和微金属线码标记标志拉萨裂腹鱼的研究. 朱挺兵,颜文斌,杨德国. 2016

[9]拉萨裂腹鱼3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张涛,张林,甘金华,何力. 2022

[10]拉萨裂腹鱼鱼卵振动敏感性及其适宜孵化模式. 曾本和,刘海平,旺久,牟振波,王万良,王金林,周建设,朱成科,杨瑞斌. 2021

[11]不同开口饲料及投喂频率对拉萨裂腹鱼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曾本和,王万良,张驰,王金林,周建设. 2020

[12]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生活史对策和种群资源利用现状. 马宝珊,谢从新,霍斌. 2014

[13]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种群资源状况及其养护措施. 马宝珊,王思博,邵俭,李大鹏,谢从新,刘香江,霍斌. 2020

[14]野生和养殖的异齿裂腹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王金林,王且鲁,王万良,曾本和,潘瑛子,周建设. 2020

[15]茜素红S对异齿裂腹鱼稚鱼标记效果研究. 何文佳,曾本和,朱成科,周朝伟. 2024

[16]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异齿裂腹鱼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及 蛋白质代谢反应的影响. 王纤纤,曾本和,刘乐乐,杨瑞斌,刘海平. 2020

[17]两种标记方法对异齿裂腹鱼幼鱼的标记效果研究. 朱挺兵,曾本和,刘海平,杨德国. 2019

[18]丁香酚对异齿裂腹鱼的麻醉效果. 王万良,王金林,曾本和,古桑德吉. 2019

[19]野生与驯养异齿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王金林,王万良,王且鲁,曾本和,刘海平,牟振波,周建设. 2019

[20]西藏3种冷水鱼皮肤病灶中潜在病原微生物分析. 陈美群,潘瑛子,牟振波,刘海平,周建设,王万良,曾本和,扎西拉姆.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