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对广聚萤叶甲成虫耐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雷

作者: 周忠实;刘志邦;郭建英;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快速冷驯化;耐寒性;生理机制;过冷却点;保护酶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4 年 57 卷 06 期

页码: 631-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快速冷驯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昆虫的耐寒性,是昆虫应对外界温度急剧变化以及短时低温胁迫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究入侵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生防天敌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对不同强度快速冷驯化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分别对广聚萤叶甲成虫进行了不同温度(-4,0,4和8℃)下4 h及0℃下不同时间(1,4,8和16 h)的快速冷驯化处理,并对其体内的生理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除8℃/4 h,0℃/1 h和0℃/8 h外,其余冷驯化处理均使广聚萤叶甲成虫过冷却点显著降低(P<0.05),其中0℃/4h处理组最低。而且,随着冷驯化温度降低、持续时间的增长,广聚萤叶甲成虫体甘油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曲线变化,并于0℃/4 h处理时达到极值,但冷驯化处理对虫体自由水和总糖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广聚萤叶甲快速冷驯化的诱导具有其临界强度值和最适条件,过大强度的驯化处理反而不利于其耐寒性的提高。本研究结果对于深入阐明广聚萤叶甲越冬策略以及人工培育耐寒种群的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绿盲蝽越冬卵的耐寒能力. 卓德干,李照会,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 2012

[2]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田景涛,彭萍,陈世春. 2015

[3]河南新乡小麦区荻草谷网蚜的冬季耐寒性研究. 王雪芹,武予清,蒋月丽,李彤,巩中军,苗进,段云. 2021

[4]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影响. 吴开元,陈红松,王国全,田震亚,朱丽珊,李汝雯,周忠实. 2024

[5]美洲斑潜蝇的越冬与耐寒性研究. 雷仲仁,问锦曾,孙福在,吴孔明. 2000

[6]双委夜蛾不同虫态耐寒性及体内生化物质含量变化. 郭婷婷,于志浩,门兴元,于毅,郑长英,孙廷林,张思聪,李丽莉. 2016

[7]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孔维娜,王怡,郭永福,高越,赵飞,李捷,马瑞燕. 2019

[8]瓜实蝇耐低温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黄娜娜,代鹏,符悦冠,金涛,黄求应. 2015

[9]两种寄主植物对烟夜蛾滞育蛹耐寒性影响. 高玉红,张艳丽,赵卫星. 2014

[10]我国大陆红火蚁不同等级和虫态过冷却点的测定. 罗礼智,江幸福. 2009

[11]异色瓢虫成虫冷驯化反应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相关变化. 赵静,陈珍珍,曲建军,张帆,印象初,许永玉. 2010

[12]柑桔大实蝇老熟幼虫和蛹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李再园,王福莲,张桂芬,李传仁,李咏军. 2014

[13]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吴孔明,林克剑,李火苟,郭予元. 2005

[14]二点委夜蛾过冷却点测定及越冬虫态分析. 马继芳,王玉强,李立涛,刘磊,甘耀进,董志平. 2011

[15]三叶斑潜蝇对冷驯化的响应及不同种群耐寒性差异. 张起恺,邢振龙,吴圣勇,徐瑞瑞,雷仲仁. 2021

[16]热带两种入侵棕榈害虫耐寒性比较. 王谨,刘向蕊,李艺琼,吕宝乾,彭正强,于永浩,刘态文. 2016

[17]越冬过程中桃小食心虫结茧和裸露幼虫体内耐寒性物质动态变化. 王鹏,于毅,门兴元,张思聪,张安盛,许永玉,李丽莉. 2011

[18]6个杧果品种耐寒性的研究. 魏秀清,余东,章希娟,许玲,陈志峰,张丽梅,许家辉. 2017

[19]昆虫冷驯化机制研究进展. 郭建英,周忠实,万方浩. 2012

[20]不同豚草防治区土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比较. 陈红松,罗敏,郭薇,李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