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与一般土壤肥力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军
作者: 任军;边秀芝;刘慧涛;高玉山;窦金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土壤;肥力差异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06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41-43+6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与一般土壤在肥力体型与肥力体质两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肥力体型上主要表现为高产土壤在土体构造以及与其相关的土壤特性与一般土壤有质的差别;而在肥力体质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各种营养元素在绝对量上的不同,同时,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大量元素与主要微量元素在比例上的差别。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与一般土壤在综合肥力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0~20 cm土层,而且更主要是表现在21~40 cm和41~60 cm土层上的肥力差别。因此,在进行高产土壤的建立过程中,应以深施肥料(有机和无机肥料)和机械深松等项技术为主,重点加强21~40 cm、41~60 cm土层综合肥力的提高。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大豆和土壤中的氟噻乙草酯残留. 秦立新,张盈,伍贵方,段婷婷. 2015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和土壤中的氟磺隆. 秦立新,陈科远,张盈,段婷婷. 2014
[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玉米及其土壤丁基嘧啶磷残留的方法. 陈湘燕,陈科远,段婷婷. 2014
[4]玉米高产稳产土壤条件分析及调控措施研究. 徐航,尹枝瑞,刘志全,王玉贞,吴巍,张大光. 2000
[5]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土壤调控技术研究. 郭金瑞,边秀芝,闫孝贡,刘剑钊,任军. 2008
[6]甲基碘磺隆钠盐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梁林,张爱娟,翟淑华,李永新,刘伟. 2015
[7]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和土壤中绿麦隆的方法. 张馨予. 2016
[8]丙环唑·嘧菌酯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李辉,刘磊,张玉婷,邵辉,李娜,李晶,宋淑荣,郭永泽. 2014
[9]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和土壤中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及其代谢物残留. 王东,闫思月,贾春虹,赵尔成. 2017
[10]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卢晋晶,郜春花,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董云中. 2017
[11]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12]基于土壤异质背景的玉米秸秆覆盖度遥感反演. 黄晋宇,刘忠,万炜,刘之榆,王佳莹,王思. 2020
[13]22%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朱晓丹,贾春虹,赵尔成,陈莉,余苹中,靖俊杰,贺敏. 2019
[14]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快速检测玉米及土壤中莠去津残留. 廖晓兰,徐军,董丰收,程莉,刘新刚,张盈,郑永权. 2010
[15]玉米秸秆还田对旱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的探索. 刘春光,程正海,武俊男. 2021
[16]土壤机械压实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周艳丽,刘娜,於丽华,卢秉福,张文彬,刘晓雪. 2022
[17]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18]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贺敏,贾春虹,余平中,赵尔成,陈莉,朱晓丹. 2014
[19]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及安全评价. 刘同金,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高宗军,李如美. 2014
[20]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吸收Cd影响研究. 杨昆,杜彩艳,段宗颜,王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
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孙云云;窦金刚;刘方明;高玉山;侯中华;郭淑梅;刘慧涛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盐碱旱田;理化性质
-
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物质的影响
作者:林欣欣;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刘日月
关键词:秸秆还田;生物质炭;土壤团聚体;腐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