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杰
作者: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科技导报
ISSN: 1000-7857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01 期
页码: 65-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盘点了2018年农业科学研发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小麦、水稻、玉米及大豆、荞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基因组测序、分子育种、遗传机理解析、氮高效利用、起源演化、基因编辑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发布了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了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和中黄13的基因组测序,克隆了一系列产量、品质及抗病虫害基因,解析了一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油菜、棉花、茶叶、烟草等主要经济作物在基因组学、风味调控机理、光合效率等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油菜基础研究与应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水稻、小麦、番茄、苹果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畜禽的繁殖、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蜜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解析,蚕病害防治和驯化历史,化肥和水稻品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茎叶类蔬菜和食用豆收获设备、油菜播种机等农机农艺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利用现状慨况. 赵博,徐献军. 2013
[2]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及其途径探讨. 陈桔. 1997
[3]美国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利用——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中心的研究. 沈志忠. 2004
[4]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宋峥,喻艳,李军伟,黄钺,杨子薇,焦春海. 2020
[5]湖北省枝江市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宋峥,喻艳,胡雪峰,李珍莲,焦春海. 2022
[6]作物科技,博大精深.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赵广才. 2021
[7]稻田两种粮经型新复种方式. 王德仁,费槐林,金千瑜,应继峰,章秀福. 1992
[8]河南省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特征. 李文旭,吴政卿,雷振生,姜桂英. 2021
[9]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未来的粮食供给.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 2006
[10]试论农业科学的性质及其研究方向. 佟屏亚. 2008
[11]农业科学研究课题档案的特点及其管理. . 1985
[12]蔬菜、水果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扫描技术(MRSM).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948项目组. 2000
[13]关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思考. 刘更另. 2004
[14]关于蹲点劳动搞样板田的問題. . 1965
[15]农业情报工作的控制论应用. 程小澜,蔡剑锋. 1991
[16]中国农业科学呼唤科技评论. 佟屏亚. 2005
[17]核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 刘敏. 2011
[18]农业科研工作的基本特点与运行规律. 雷茂良. 2015
[19]缅怀程佩声教授. 陈其本. 2002
[20]2007年我国20种农业科学类期刊引证指标分析. 张志转,陈娟,张尚君,朱永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橡胶草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TkSOC1-1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陈家奇;杨玉双;陈秋惠;聂秋海;王萌;覃碧;刘实忠
关键词:橡胶草;TkSOC1-1;表达分析;生长发育;逆境
-
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作者: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种植密度;追氮模式;群体结构;光能利用;产量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小麦遗传群体持绿性研究
作者:王多霞;李雷;费帅鹏;付雪丽;肖永贵;孙海艳;陶志强;孟亚雄
关键词:小麦;叶绿素含量;多源数据融合;机器学习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志豪;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刘希伟;杨玉双;石书兵;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强弱势粒;物质转运;产量
-
北方冬麦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作者: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及其生理机制的影响
作者:刘哲文;郭丹丹;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刘希伟;王玉娇;石书兵;王艳杰;赵广才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