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新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中原

作者: 李中原;李佳缘;王燕;袁子国;周东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IL-17;吸虫;线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ISSN: 1002-2694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10 期

页码: 1025-10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是一种多家族成员的细胞因子,包括IL-17A~F,受体有5种(IL-17RA~IL-17RE)。与IL-1、TNF-α信号传导途径类似,IL-17受RORγt调节,能激活NF-κB、MAP激酶和ERK1/2等信号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IL-17家族具有强大的致炎作用,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增多且向局部组织浸润;可促进多细胞因子释放,积极参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造血作用和家族成员间协同作用。IL-17虽在适应型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但其经典功能却主要在固有免疫调节反应中发挥,且与寄生虫对宿主的侵袭和致病关系紧密,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IL-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做一综述。

分类号: R392.12

  • 相关文献

[1]五种寄生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张萍,刘光远,田占成,罗金,谢俊仁. 2011

[2]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3]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进展. 李中原,李佳缘,王燕,袁子国,朱兴全. 2011

[4]虹鳟IL-1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曹永生,徐黎明,赵景壮,刘淼,卢彤岩. 2016

[5]细胞因子IL-17作为牛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高新桃,贾红,侯绍华,郭晓宇,袁维峰,姜一曈,朱鸿飞,鑫婷. 2018

[6]水牛体内两种新的锡叶吸虫. 杨继宗,潘新玉,张峰山,金美玲. 1989

[7]扁虫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 王智欣,张艳艳,卢平萍,马勋,王正荣,薄新文. 2017

[8]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门启斐,黄兵,朱顺海,夏伟丽,韩红玉,董辉,赵其平. 2015

[9]防治梨木虱效果好. 高玉红,郑亚杰. 2005

[10]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贾万忠,闫鸿斌,史万贵,郭爱疆,詹芳. 2011

[11]新疆石河子地区绵羊吸虫病调查. 徐雪萍,王光雷,张云峰,王正荣,张艳艳,刘志强,努尔,艾力西热·买买提. 2015

[12]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绵羊吸虫病调查. 徐雪萍,王光雷,张云峰,王正荣,张艳艳,艾力西. 2014

[13]顶复器原虫钙依赖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李洋,韩红玉,黄兵. 2010

[14]我国鸟类原虫种类与感染状况研究进展. 李榴佳,黄兵,舒凡帆,吴有陵. 2013

[15]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 郑文斌,吴耀东,马剑钢,朱兴全,周东辉. 2015

[16]连锁群选育法及其在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郭涛,董辉,黄兵. 2010

[17]抗疟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梁正芬,王祝年,王建荣. 2009

[18]在我国黑线姬鼠体内首次分离一株Trypanosomagrosi的报道. 关贵全,牛庆丽,杨吉飞,李有全,高金亮,罗建勋,殷宏. 2011

[19]基于18S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 刘光远,田占成,龚真莉,谢俊仁,李知新. 2009

[20]白细胞介素-15在寄生虫学上的研究进展. 李佳缘,李中原,王燕,徐民俊,朱兴全.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