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密度对生态条件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彦
作者: 方彦;孙万仓;李强;周继红;叶剑;杨仁义;武军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北方旱寒区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2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46-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开展了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密度对生育期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株高、植株总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均降低。角粒数也受种植密度影响,随密度增大,角粒数基本呈抛物线状变化。冬油菜在新疆、酒泉、靖远和北京地区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不同,分别为60~120、60~75、60~90万株/hm2和60~90万株/hm2。北方旱寒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在60~90万株/hm2。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孙万仓,刘海卿,刘自刚,武军艳,李学才,方彦,曾秀存,许耀照,张亚宏,董云. 2016
[2]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曾秀存,杨刚,董云. 2016
[3]近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沈金雄. 2011
[4]宁夏银北地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比较研究. 刘立峰,马国治,刘维,姚震,许志斌. 2011
[5]宁夏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李冬,佘奎军,许志斌,李新,罗湘宁,马全保,刘艳妮. 2011
[6]20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研究(英文).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沈金雄,文静. 2011
[7]20年来中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沈金雄. 2010
[8]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中梁,罗照霞,俄胜哲,杨志奇. 2018
[9]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0]内蒙古寒旱区冬油菜品种引进种植研究. 邵志壮,任建军,王晓辉,党秀敏,周飞星. 2014
[11]不同播期覆膜栽培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刘国宏,齐莹莹,孟阿静. 2018
[12]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适应性分析. 侯献飞,周子馨,顾元国,王娟,贾东海,李强,陈跃华. 2018
[13]甘蓝型冬油菜施用不同专用缓释肥的性状和产量效益差异. 陈德珍,李奎,徐志丹,张亚红,凡迪,魏全全,肖华贵. 2021
[14]播期对河北省超采水区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和平,李积铭,李爱国,武军艳,宋聪敏,申彦平,杨莉. 2021
[15]广西冬油菜栽培技术规程. 张宗急,钟丽,许显发,明日,李云娟,毛玲莉. 2019
[16]适宜河北省旱寒区的冬油菜品种的筛选. 李爱国,李积铭,李和平,刘桂华,宋聪敏,武军艳. 2020
[17]抓好油菜冬、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四川省冬油菜高产稳产. 蒲晓斌,冯林,吴永成. 2019
[18]金沙县冬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黄莎,肖华贵,张超,杨斌,王璐璐,唐容. 2020
[19]甘蓝型油菜"三省"栽培技术中N、P、K最优配施方案研究. 裴国平,张岩,王婷,张永祥,陈其鲜,温宏昌,王芙蓉,范提平,张桂荣. 2023
[20]冬油菜体内金属元素含量在低温驯化过程中的变化(英文). 张树杰,王琼,李光明,张春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贮饲料制备技术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柴艳;柯梅;侯钰荣;李强
关键词:青贮饲料;制备技术;发酵品质;饲料原料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刘坤雨;高圆丽;王妍蓉;王新华;吴娟;董宇恒;李强
关键词:大豆;蒙科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
-
环渤海区域耐盐碱冬油菜品种全生育期鉴定筛选
作者:李积铭;李爱国;李和平;管明威;武军艳;孙万仓;翟兰菊;马骊;郭安强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全生育期;环渤海区域;耐盐碱指标
-
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QTL定位
-
阴山北麓人工混播草地草种组合筛选
作者:许嘉逸;李强;温超;单玉梅;刘思博;晔薷罕;张丽华;殷国梅
关键词:豆禾混播;群落特征;营养品质;种间竞争;组合筛选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关键词:大豆;有机肥;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