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军慧

作者: 杜军慧;曹文广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精原干细胞;雄性生殖细胞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16 期

页码: 3308-33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是借助基因导入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的体细胞,使体细胞重编程而得到的多能性细胞。iPS细胞来源丰富,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的载体诱导系统或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多种体细胞都可被重编程为iPS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角质细胞及脐带血细胞等。作为干细胞中新的一员,iPS细胞在克隆形态、基因表达模式、表面标志物、拟胚体形成、畸胎瘤及嵌合体形成(小鼠)、分化能力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非常相似。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iPS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如心肌细胞、血细胞、生殖细胞等,进一步拉近了干细胞和临床疾病治疗的距离,iPS细胞也成为细胞治疗及组织器官再生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在细胞替代性治疗、发病机理研究及新药筛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雄性不育不仅影响人类正常健康生活,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给予适当的诱导物及诱导条件,人和小鼠的iPS细胞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精子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这些研究不仅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存在的取材困难、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等问题,还为揭示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机制及研究雄性不育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平台。由人iPS细胞诱导得到的雄性配子可为患者提供自身的雄性配子产生后代,避免了免疫排斥问题,为未来治疗雄性不育带来曙光。iP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技术对现代畜牧业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可进行转基因动物的生产。现从不同的诱导剂、不同的培养条件及iP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优势等方面,对iPS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雄性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

分类号: S814.1

  • 相关文献

[1]诱导多能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诱导物的研究进展. 李欣,赵中利,罗晓彤,曹阳,张立春,于永生,金海国. 2019

[2]视黄酸诱导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 李欣,赵中利,吕阳,柳俭强,魏天,金海国,于永生. 2020

[3]脂蛋白脂酶缺失症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王恺龙,郑李彬,张帆,沈良才,Andrew. 2013

[4]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陈晓瑛,苗向阳,王建民,谢之景. 2011

[5]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陈晓瑛,苗向阳,王建民,谢之景. 2010

[6]五指山小型猪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前景分析. 胡鹏飞,李向臣,关伟军,马月辉. 2014

[7]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及临床应用. 张萍,马月辉,焦淑清,关伟军. 2015

[8]蒙山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 赵文轩,高雪,余大为,高晨,李俊雅. 2025

[9]胎儿期哺乳动物进行精原干细胞研究的初步探讨. 苏亮,唐志高. 2011

[10]绵羊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内源性生殖细胞的消除研究. 窦红伟,赵兴绪,马月辉,冯书堂,员新旭,曹文广. 2009

[11]“睡美人”转座子系统介导EGFP转染鸡SSCs条件优化的研究. 李碧春,陈强,高波,田智泉,余飞,何先红,宋成义,常国斌,王克华. 2009

[12]红鳍东方鲀精原干细胞鉴定、分离及纯化. 任玉芹,周勤,孙朝徽,宋立民,于清海,姜秀凤,王玉芬,王青林. 2019

[13]湖北白猪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 张立苹,华再东,肖红卫,任红艳,朱喆,毕延震. 2021

[14]精原干细胞的分选、培养及转基因应用探讨. 刘鹏,敖红,潘杰. 2009

[15]一种有效分离及在体外扩增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 冉竞超,曹文广,孙红艳,王令,辛颖,张智英. 2012

[16]利用精原干细胞法生产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丁晓麟,张寒莹,石国庆,王锋. 2007

[17]家畜精原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贾映辉,金梅,刘鹏,敖红. 2009

[18]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eo~R基因在公鼠生殖系细胞的转移. 王凤阳,张守峰,赵君,池海英,孟庆文,扈荣良,殷震. 2001

[19]动物转基因新技术研究进展. 陈青,曹文广. 2011

[20]支持细胞调控精原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梁洺源,朱化彬,陈晓丽,郝海生,赵学明,秦彤,王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