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间伐后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径级结构及生长动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莉莉

作者: 董莉莉;赵济川;汪成成;刘红民;高英旭;杨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蒙古栎;径级结构;林分;生长动态;抚育间伐;混交林

期刊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ISSN: 2095-1914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98-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30年生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强度间伐(41%)、中度间伐(30%)、弱度间伐(12%)和对照4种处理,利用伐后23 a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径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弱度间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林分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间伐23 a后,中、弱度间伐样地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 cm和1.7 cm,蓄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5%和16.9%。在间伐后0~9 a,间伐样地的蓄积年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而伐后11~23 a,间伐样地的蓄积年生长率低于对照。林分枯死率表现为在伐后0~11 a,强度间伐样地平均枯死率为对照的19.83%,中度、弱度间伐样地的平均枯死率分别为对照的23.93%、67.87%;在伐后的11~23 a,间伐样地的平均枯死率略高于对照。间伐使Weibull分布曲线向右移动,右移幅度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且位置参数a受间伐和林龄影响较大,因此,在采用Weibull参数对林分径级结构进行拟合时,不宜将参数a设成定值。总之,中度、弱度间伐能够促进林分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减少林木枯死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一直持续的,在伐后的10 a左右,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为提高林分生产力,建议抚育间隔期确定为10 a左右。本研究可为科学合理的确定间伐强度、间伐周期提供参考。

分类号: S718.5

  • 相关文献

[1]桦树汁外溢的日变化规律. 王清华. 2009

[2]宝库林区主要林分持水量研究. 张鸿昌,石蒙沂,路兴发,王青华,刘远光,王晓东. 1997

[3]台湾牛樟人工林对引种区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邢文婷,陈培,许奕,陈显臻,董晓娜. 2017

[4]沙棘促进杨树生长机制的研究. 李铁军,李晓华. 1997

[5]辽西土石丘陵区水土保持林模式研究与评价. 郑国相,李晓华,任丽华,韩巍. 2007

[6]不同林型对小流域气象效应的影响. 戈素芬,尹凤龙. 2001

[7]北京杨沙棘带状混交试验初报. 李铁军,李晓华,薄启忠,郭成德,江中秀,李学民,鹿天阁. 1991

[8]黄土台塬不同林型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特征. 张杰,刘梦云,张萌萌,杨静涵,曹润珊. 2019

[9]橡胶树乡土树种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季节动态特征. 祁栋灵,杨川,李子敏,孙瑞,张先,吴志祥. 2021

[10]不同林木种群对紫茎泽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曹坳程,颜冬冬,李林,刘晓燕,郭章碧. 2013

[11]杨树纯林和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群落时间动态分析. 季香云,蒋耀培,蒋杰贤. 2008

[12]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陈莉,兰国玉,谭正洪,吴志祥,祁栋灵,杨川. 2018

[13]辽西油松纯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邹桂霞. 2014

[14]山桃沙棘混交林养分状况研究. 张源润,蒋齐,蔡进军,张煜明,董立国,王月玲,季波. 2006

[15]内蒙古大兴安岭典型混交林倒木空间点格局分析. 吕亚亚,岳永杰,段俊杰,娜丽,武录义. 2014

[16]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陈莉,兰国玉,谭正洪,吴志祥,祁栋灵,杨川. 2018

[17]海南橡胶树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李子敏,全飞,兰国玉,吴志祥,祁栋灵,李海健. 2020

[18]杨树人工林下辽东楤木高效栽培模式. 杨成超,彭彦辉,庞忠义,梁立巍,李晓鹏. 2024

[19]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蒙古栎林的经营对策. 曲继林. 2012

[20]蒙古栎秋播和嫁接育苗技术的研究. 刘红梅,霍锡敏,吕世杰,刘清泉,刘丽英.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