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菜豆生长素调节蛋白基因PvAR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仁风

作者: 薛仁风;丰明;赵阳;陈剑;李韬;葛维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生长素调节蛋白;基因表达分析;抗病反应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长素调节蛋白(Auxin-regulating protein,ARP)是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调控的重要因子,也是植物抗病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分子.为了解该蛋白质基因表达特性,利用普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表达序列标签(EST)克隆了编码普通菜豆ARP蛋白的cDNA序列并进行相关分析.序列分析表明,cDNA片段长2 428 bp,具有1个1 818 bp的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录号为MK301448,将其命名为PvARP1.该基因编码60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8.26 ku,编码的蛋白质不含跨膜区、无信号肽.同源分析结果显示,PvARP1基因编码蛋白质与小豆(Vigna angularis)ARP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达到9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vARP1基因受镰孢菌菜豆专化型FOP-DM01菌株诱导表达,接种病原菌24 h抗病材料260205根中PvARP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提升至其接种0 h表达量的111倍,不同接种时间260205根中PvARP1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感病材料BRB130,而且PvARP1基因受吲哚-3-乙酸诱导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此外,菜豆花和荚中PvARP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和叶.PvAR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诱导表达为68 ku的重组蛋白,体外具有酰胺合成酶活性,可能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内吲哚-3-乙酸水平.表明PvARP1基因可能通过吲哚-3-乙酸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菜豆对FOP-DM01菌株的防御反应,推测菜豆PvARP1基因与镰孢菌枯萎病的抗病性有关.

分类号: S643.1

  • 相关文献

[1]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病相关基因PvCaM1的克隆及表达. 薛仁风,朱振东,王晓鸣,王兰芬,武小菲,王述民. 2012

[2]普通菜豆中烟草水杨酸结合蛋白2同源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薛仁风,王利,丰明,葛维德. 2018

[3]水杨酸诱导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病性的研究. 薛仁风,武晶,朱振东,王兰芬,王晓鸣,葛维德,王述民. 2014

[4]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普通菜豆品种中尖镰孢菜豆专化型定殖量. 薛仁风,朱振东,黄燕,王晓鸣,王兰芬,王述民. 2012

[5]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李园,常玉洁,王兰芬,王述民,武晶. 2023

[6]应用cDNA-AFLP技术分析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薛仁风,朱振东,王晓鸣,武小菲,王述民. 2011

[7]PvEG261对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性和抗旱性的影响. 薛仁风,丰明,黄宇宁,Matthew BLAIR,Walter MESSIER,葛维德. 2021

[8]高等植物中蛋白磷酸酶2C的结构与功能. 胡学博,宋凤鸣,郑重. 2005

[9]谷子抗锈病反应相关MYB转录因子的鉴定与表达. 白辉,宋振君,王永芳,全建章,马继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 2019

[10]谷子SiWRKY03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宋振君,李志勇,王永芳,刘磊,白辉,董志平. 2019

[11]外源NO诱导下MAPK基因在采后柑橘果实抗绿霉病中的表达分析. 王苗苗,于杰,钟云,姜波,吴波,闫化学. 2018

[12]甜菜花叶病及种质资源抗性的研究进展. 丁广洲,陈丽,陈连江,赵春雷,王希,张玉霜,刘娜,贾海伦,郭莹莹. 2012

[13]黄萎病菌诱导下的陆地棉高抗黄萎病品种SSH文库的初步构建. 王升正,齐放军,简桂良. 2009

[14]植物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的基因关系. 韩旭. 2007

[15]水稻与病原物互作中植物激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柳浪,严芳,任斌,闫大琦,张大伟,林宏辉,周焕斌. 2018

[16]活性氧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高武军,孙毅,郭玉永,李润植. 1999

[17]超微电极电化学实时监测单个油菜原生质体活性氧爆发. 艾枫,黄卫华,陈洪,王宗礼,程介克. 2007

[18]利用抗病性不同的姊妹系研究小麦—白粉菌互作中的早期生理响应机制. 黄江,安调过,王晓鸣,安千里,李洪杰. 2011

[19]小麦SGT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王凯,张增艳,黄璜,辛志勇. 2007

[20]AP2基因家族的起源和棉花AP2转录因子在抗病中的作用. 王武,左开井,唐克轩.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