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丽丽

作者: 赵丽丽;程菁菁;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蒋鹏飞;王旭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椿;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0 期

页码: 173-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河南省不同产地香椿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香椿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及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香椿挥发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椿挥发性成分标准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都可将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有效区分。主成分分析找到了引起不同批次香椿样品间风味差异的主要成分为2-己烯醛、2,4-二甲基噻吩、乙酸法呢醇酯及2-甲基-3-亚甲基-环戊烷甲醛,同时发现信阳高山栽种的香椿挥发性成分综合得分最高。本研究可为香椿的快速溯源及品质监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基于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孟克迪,张国治,王赵改,史冠莹. 2023

[2]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杨松,郭家刚,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丁之恩. 2022

[3]不同产地香椿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王晓敏,史冠莹,王赵改,张乐,程菁菁,蒋鹏飞,赵丽丽,王旭增. 2020

[4]烫漂时间对香椿嫩芽颜色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 杨慧,王赵改,史冠莹,王晓敏,张乐,赵守涣. 2017

[5]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6]基于GC-IMS分析新疆不同寄主肉苁蓉挥发性物质. 彭旭阳,陈君然,崔瀚元,胡立武,张子迪,朱星宇,陈存坤. 2024

[7]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姚晨阳,葛红,吴华,贾瑞冬,赵鑫,吕英民,杨树华. 2019

[8]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2024

[9]利用HS-SPME/GC-MS法对云南主产区生咖啡豆中挥发性成分萃取与分析研究. 董文江,胡荣锁,宗迎,龙宇宙,赵建平. 2018

[10]椰子脆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沈晓君,张玉锋,王媛媛,宋菲,王挥,夏秋瑜. 2020

[11]蓝莓汁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构建及其在掺假鉴定中的应用. 李佳秀,张春岭,刘慧,陈大磊,刘杰超,焦中高. 2019

[12]人参皂苷指纹图谱在山东产西洋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张燕停,陆雨顺,张悦,任利鹏,魏晓明,孙印石. 2024

[13]基于有机酸HPLC指纹图谱的甜樱桃果汁掺假鉴定. 李佳秀,张春岭,刘慧,陈大磊,刘杰超,焦中高. 2019

[14]当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化学计量学评价. 汪英俊,严辉,黄胜良,汪国强,杨美权,彭国平. 2020

[15]不同产地滇黄精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多糖含量测定. 马琴,郭思潍,杜强,杨国海,王才武,周雪,吴林菁. 2024

[16]微波真空干燥辅助不同方法提取红油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杨慧,王赵改,王晓敏,史冠莹,张乐,梁万平. 2016

[17]不同产地香椿嫩芽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史冠莹,王晓敏,赵守涣,张乐,蒋鹏飞,程菁菁,赵丽丽,王赵改. 2019

[18]基于双指标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香椿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王晓敏,史冠莹,王赵改,张乐,程菁菁,蒋鹏飞,赵丽丽. 2019

[19]4类干制食用菌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 刘璐,乔宇,廖李,高虹,史德芳,薛淑静,李露,段秀辉,程薇. 2014

[20]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