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继梅

作者: 刘继梅;程在全;杨明挚;吴成军;王玲仙;孙一丁;黄兴奇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

关键词: 野生稻;抗病基因;NBSLRR同源序列;STK同源序列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3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273-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已报道的NBS LRR类和STK类抗病基因结构中的氨基酸保守区域 ,设计简并引物 ,通过PCR扩增及克隆 ,从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ryzaofficinalisWall.)、疣粒野生稻 (Oryzameye rianaBaill.)中共获得 14类NBS 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其中普通野生稻中的有 7类 ,药用野生稻中的有 2类 ,疣粒野生稻中的有 6类。药用野生稻中TO12代表序列与普通野生稻中TR19代表序列 ,同属一类 ,且具有 10 0 %的同源性 ,说明不同种野生稻中的同一类 (聚类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是完全一致的。同时 ,还获得 5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其中普通野生稻中的有 4类 ;药用野生稻中的有 1类。通过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 ,发现笔者克隆到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已克隆的抗病基因L6、N、Bs2、Prf、Pto、Lr10和Xa2 1等的氨基酸同源性都相当低 (均低于 2 5 % ) ,暗示了这些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可能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闫影,王春连,刘丕庆,赵开军. 2011

[2]同源序列法克隆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野生稻中的应用. 李美玲,严成其,王栩鸣,杨勇,余初浪,周洁,程晔,陈剑平. 2010

[3]野生稻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商榷. . 2003

[4]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第4代特性研究初报. 皇甫伟国,应成波,裘尧军,陈国,严成其,颜秋生. 2001

[5]利用野生稻选育测253、测258恢复系及测交组合分子标记检测. 黄娟,梁云涛,陈成斌,蔡中全. 2010

[6]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2000

[7]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李强,崔玲玲,李玲龙,罗赫荣,曹孟良. 2007

[8]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李强,崔玲玲,李玲龙,罗赫荣,曹孟良. 2007

[9]水稻属种间超氧物歧化酶谱型研究. 徐豹,王玉民,吴长明,庄炳昌. 1993

[10]湖南野生稻抗病性评价与种质创新. 候小华,魏子生,孙桂芝. 2001

[11]野生稻优良基因资源的发掘、种质创新及利用. 李绍清,谢红卫,李能武,黄文超,胡骏,王坤,朱仁山,朱英国. 2013

[12]试论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生境保存. . 2002

[13]中国三种野生稻谷粒外稃乳突结构的电镜观察. 汤圣祥,张文绪. 2003

[14]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在水稻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鄂志国,郑传举,王磊. 2008

[15]部分栽培稻和野生稻种子谷蛋白的电泳分析. 湛小燕,林榕辉. 1991

[16]普通野生稻DNA导入栽培稻后代的苗期耐盐性鉴定. 吕学莲,白海波,蔡正云,高晓原,李树华. 2011

[17]东乡野生稻自然群体内的形态性状变异调查. 肖晗,应存山. 1996

[18]导入普通野生稻DNA的水稻变异种质的耐盐性鉴定. 吕学莲,白海波,李树华,蔡正云,高晓原. 2012

[19]野生稻在栽培稻育种中的应用.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1995

[20]云南野生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测定. 彭波,陈瑞,史冬燕,黄兴奇,刘小烛,程在全.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