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与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影响稻田土壤钾循环与平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帆

作者: 张帆;杨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利用;红黄泥;紫潮泥;K循环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1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7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是维持稻田地力和化肥替代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在湖南酸性红黄泥和碱性紫潮泥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进行了2年的紫云英-双季稻定位试验为对象,分析紫云英和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对稻田土壤K循环的影响.两土壤试验处理一致,包括稻田冬闲(FRR)、冬种紫云英(MvRR)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MvRR+St)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冬闲和冬种紫云英相比,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未影响红黄泥土壤各形态钾的含量,但显著提高紫潮泥土壤速效钾和非交换性钾的含量,其中紫潮泥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及特殊吸附钾的含量较冬种紫云英处理分别提高了134.0%、93.0%、73.4%;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显著提高下茬作物紫云英的全K含量及吸K量,且紫云英的吸K量为紫潮泥>红黄泥;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均未影响早、晚稻产量及籽粒K积累;在稻田各种植季和周年目前的K投入水平下,两种典型稻田土壤上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处理均存在K盈余(红黄泥K盈余量为401.15 kg·hm-2、紫潮泥K盈余量为403.42 kg·hm-2),说明冬种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能减少双季稻生产中的化学钾肥投入量.综上所述,紫云英和双季稻秸秆协同利用有益于稻田土壤的K循环与平衡.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磷平衡状况及化肥减施策略. 张帆. 2021

[2]不同施氮量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对双季稻的产量效应. 鲁艳红,周兴,方宝华,刘洋,聂军. 2017

[3]肥料减施条件下水稻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紫云英-稻草协同利用的响应. 廖育林,鲁艳红,谢坚,杨曾平,聂军,曹卫东. 2017

[4]硝化抑制剂对湖南紫潮泥田紫云英-稻秸还田后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谢建成,聂军,王赟,周国朋,廖育林,鲁艳红,高嵩涓,曹卫东. 2024

[5]多年冬种紫云英对两种典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及硝化特征的影响. 高嵩涓,曹卫东,李景环,聂军,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周国朋. 2017

[6]淹水培养下紫云英对紫潮泥锌有效性及形态转化的影响. 杨曾平,饶中秀,李万明,谢坚,李海露,褚飞. 2024

[7]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俞巧钢,杨艳,邹平,叶静,张康宁,顾国平,马军伟,符建荣. 2017

[8]有机物料长期施用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黄郑宸,俞巧钢,叶静,胡妙丹,黄伟忠,孙万春,马军伟. 2023

[9]添加紫云英和水稻秸秆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铜形态的影响. 王慧,程文龙,卜容燕,韩上,李敏,唐杉,赵婧,武际. 2022

[10]紫云英季土壤固氮微生物对外源碳氮投入的响应. 杨璐,曾闹华,白金顺,周兴,周国朋,高嵩涓,聂军,曹卫东. 2020

[11]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2025

[12]添加水稻秸秆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幼苗生长的影响. 余常兵,胡威,吕驰驰,柯奇画,李银水,庞静. 2016

[13]两步法高效水解水稻秸秆制取木糖和葡萄糖. 闫碌碌,申锋,王岩,漆新华. 2016

[14]水稻秸秆热压成型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李安心,张传佳,涂德浴,何贵生. 2016

[15]江西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魏赛金,曾研华,倪国荣,潘晓华. 2012

[16]水稻秸秆冷压成型参数试验研究. 涂德浴,李安心,胡云,谢伟. 2015

[17]富镉水稻秸秆纤维素酶解效率的研究. 杨双,张长波,王景安,刘仲齐. 2015

[18]酸碱结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影响. 段晓健,居学海,张长波,王景安,刘仲齐. 2013

[19]水稻秸秆冷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涂德浴,李安心,何贵生. 2015

[20]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赵博,汪小旵,杨四军,Morice O.ODHIAMBO.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