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发现与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瑞茂

作者: 张瑞茂;李敏;李风华;汤晓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同源四瓣系;无瓣度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7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15-18+14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8年春在有性杂交组合940×中双821Y的F2群体中发现缺瓣植株,之后通过兄妹交、自交连续进行了4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无瓣性状稳定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常规优质品系NF001。其群体无瓣基因外显率达100%,全无瓣花率达98.6%~100%,无瓣度达99.6%~100%,芥酸含量1%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5.3~28.6μmol/g饼,含油量40%左右,蛋白质35.8%~37.1%,是一个具有特异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育种价值。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矮秆新种质APL03的选育. 傅寿仲,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高建芹,陈新军. 2006

[2]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初报.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伍晓明. 2002

[3]无花瓣油菜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张瑞茂. 2010

[4]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比较研究.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玉卿,陈新军,高建芹. 2003

[5]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与无花瓣性状QTL定位. 张洁夫,戚存扣,栗根义,浦惠明,陈松,陈新军,高建芹,陈锋,顾慧,傅寿仲. 2007

[6]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7]甘蓝型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洪戈,余坤江,郭婷婷,张洁夫. 2014

[8]白菜型无花瓣油菜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特征. 伍晓明,王汉中,郑普英,陈碧云,许鲲. 2001

[9]无花瓣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张洁夫,傅寿仲. 2002

[10]油菜无花瓣育种的研究进展. 傅寿仲,吕忠进. 1992

[11]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12]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3]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4]甘蓝型油菜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PDAT1)cDNA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谭太龙,冯韬,罗海燕,彭烨,刘睿洋,官春云. 2016

[15]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16]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17]甘蓝型油菜不同含油量品系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差异性研究.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严国红,孙明法,周汝琴. 2017

[18]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19]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20]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