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田和旱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荣莉

作者: 唐荣莉;刘静;罗友进;杜静;廖敦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田;旱地;耕地资源流失率;重心分析;时空分异;重庆市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12 期

页码: 2850-28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开展重庆市水田、旱地两类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探明驱动水田、旱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分析耕地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为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加强省域农业资源管理、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方法]基于历史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结果,运用地理重心分析、耕地资源流失率等指标和方法,对重庆地区1980-2000年、2000-2018年两个历史阶段的水田和旱地动态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进行定量研究.[结果]重庆市各区县近40年的水田、旱地面积均有所减少,水田流失面积少于旱地,但水田流失率更高.随着时间推移,水田和旱地均呈由缓慢零散占用到快速集聚流失的趋势,二者面积重心逐渐由经济发展速度快、耕地质量较好的渝西低海拔区域向经济增速较慢、耕地质量较差的东北方向丘陵区转移.1980-2000年,水田、旱地面积重心转移距离分别为0.58、0.97 km;2000-2018年的重心转移距离分别为2.14、1.57 km.耕地资源流失率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县水田和旱地属于缓慢流失类型,2000-2018年流失速度远高于1980-2000年.水田严重流失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及近郊区县,快速流失区主要聚集在渝东北地区;旱地严重流失区和快速流失区均集中在主城区,呈缓慢流失的区县离主城区有一定的距离.建设占用和生态占用是旱地流失的两大因素;水田流失以建设占用为主,生态占用为辅.综合考虑区县耕地资源流失率及耕地转出类型,可将各区县水田、旱地的耕地资源动态类型归纳为建设占用主导、生态占用主导、无优势主导类型及内部调整4大类,结合流失速度的严重、快速、缓慢和无流失可细分为10小类.[结论]重庆水田和旱地流失的主要特征及驱动力存在区域差异,应基于区域耕地流失特征加强水田和旱地的分区管理,优化开发区现存耕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提高耕地的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分类号: S159.2

  • 相关文献

[1]基于地形梯度的重庆市近40年水田及旱地时空演变特征. 唐荣莉,姚雄,王春萍,吴红,李经勇,方立魁,雷开荣. 2021

[2]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用量对线虫分离效果的影响. 王楠,陈小云,刘满强,李大明,王明伟. 2015

[3]1980-2015年黑龙江水田旱地转换格局及其水资源效应. 吴文嘉,夏天,胡琼. 2019

[4]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流失风险. 肖作义,马飞,柳开楼,赵学强,郑春丽,张昊青,王嘉林,沈仁芳. 2021

[5]1980—2015年黑龙江水田旱地转换格局及其水资源效应. 吴文嘉,夏天,胡琼. 2019

[6]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曾成城,苏天明,苏利荣,秦芳,李琴,何铁光,俞月凤,张雨,徐亮,冯倩. 2021

[7]1988―2019年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库密度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韩天富,都江雪,曲潇琳,马常宝,王慧颖,黄晶,柳开楼,刘立生,谢建华,吴远帆,张会民. 2022

[8]不同施肥制度下中国东部典型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组分特征. 于维水,卢昌艾,李桂花,武红亮,赵雅雯,王碧胜,孟繁华. 2015

[9]长期不同施肥水田和旱地铁氧化物对红壤团聚体有机碳固持特性的影响. 薛亦康,柳开楼,邬磊,王斌,张文菊,徐明岗,李玉娥,蔡岸冬. 2023

[10]老挝中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英文). 唐其展,陈桂芬,SENGXUA Pheng,DUANPHADY Khonepany,蒙炎成,苏利荣. 2012

[11]1988-2019年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库密度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韩天富,都江雪,曲潇琳,马常宝,王慧颖,黄晶,柳开楼,刘立生,谢建华,吴远帆,张会民. 2022

[12]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余晓鹤. 1998

[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区旱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的影响. 刘海隆,蒋太明,刘洪斌,肖厚军,夏锦慧. 2005

[14]信阳市镇域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研究. 毛达,黎世民,康江江,丁志伟. 2015

[15]基于ESDA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彭程,陈志芬,吴华瑞,孙想,姚娜. 2016

[16]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的时空分异及分区研究. 李艳梅,孙焱鑫,刘玉,廖上强. 2015

[17]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分异研究. 刘玉,薛剑,潘瑜春. 2012

[18]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孙丽娜,石占胜,宫月. 2018

[19]长江口有机碳的时空分异及耦合行为. 李倩,张珊珊,线薇微. 2022

[20]民族地区"两山"耦合协调度评价与时空分异研究. 李丽媛,胡玉杰,李明昕.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