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培中pH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伶俐

作者: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褐化;pH;温度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373-13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蝴蝶兰R4品种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pH培养基、培养温度对褐化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褐化率与PPO、总酚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培养基pH6.5或培养温度20℃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在相同温度(25℃)下,PPO活性、总酚含量高低并不与pH值大小成正比,且褐化率与PPO无显著相关性,pH5.0时,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在相同pH(6.0)下,温度越高,褐化率越高,PPO活性越强,总酚含量越高,且20℃下,褐化率与PPO、总酚含量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30℃下,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2]黑暗预处理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范崇辉,葛红. 2006

[3]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初探. 张玉,李艳敏,张和臣,王利民,王慧娟,张鸽香. 2012

[4]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刘真华,葛红,郭绍霞,刘洪涛,曹灿景,周玉杰,李秋香. 2005

[5]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2006

[6]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尤海波,司亮. 2009

[7]环境因子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 徐永江,王妍妍,陈学周,柳学周. 2013

[8]紫红叶油菜叶片花青素的含量变化及其稳定性. 唐容,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王少铭. 2017

[9]环境因素对华南地区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 苗辉,冯莉,姚强,黄继光,周利娟. 2016

[10]球孢白僵菌孢子的耐逆性研究. 张航,崔阳,董晓宇,冯树丹,徐文静. 2014

[11]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12]培养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硝化特性的影响. 王帘里,孙波. 2011

[13]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 2011

[14]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的特性研究. 吴乔羽,徐姗楠,翁晴,杨丹璐,龚盛祥,张维,吴金鸿,王正武. 2019

[15]鸡源和猪源乳杆菌胆盐水解酶的表达及酶学性质比较. 郭芳芳,王雅蕾,李忍,吴晓敏,黄建国,杨兵,徐福洲. 2017

[16]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刘娜,宋莹,吕立涛,张敏. 2019

[17]一株拟青霉属黑木耳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钟丽娟,池景良,陈飞,赵新海,张庆华,韩冰,关艳丽. 2021

[18]温度、盐度和pH对多纹钱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孙艳秋,刘鉴毅,庄平,李琪,邹雄,冯广朋,赵峰,余焱方,孙雪娜,杨俊,王妤,黄晓荣. 2021

[19]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王勇,甘炳成,郭勇,王钰. 2004

[20]温度和pH对条石鲷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罗奇,区又君,艾丽,李加儿.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