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湿度下六种拌种剂对小麦苗情及产量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汪华
作者: 汪华;张学江;杨立军;向礼波;龚双军;喻大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拌种剂;土壤湿度;产量
期刊名称: 农村经济与科技
ISSN: 1007-7103
年卷期: 2017 年 S1 期
页码: 20-22
摘要: 小麦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一种有效途径。土壤湿度不均会给药剂拌种后小麦苗情造成影响。选取六种常用拌种剂,设置浇水和不浇水两个湿度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六种拌种剂对小麦苗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对小麦基本苗、最高苗、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而湿度只显著影响最高苗和产量(P<0.01),药剂与湿度对小麦产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1)。
分类号: S351.1`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拌种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姚海坡,张丽华,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2018
[2]根瘤菌剂和种衣剂拌种对不同品种大豆结瘤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邵玮玮,于淑婷,王丽,尧水红,王天舒. 2022
[3]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叶部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郭峰,李庆凯,么传训,刘志华,唐朝辉,孟静静,张佳蕾,孟维伟,刘苹,于天一,陈建爱,杨东清,万书波. 2020
[4]银耳拌种剂对段木银耳产量的影响. 黄忠乾,屈全飘,刘如县,王国英,赵树海,周清平,谭伟,彭卫红,唐利民,王波,陈代科,张传锐,王勇. 2012
[5]拌种剂对马铃薯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 王丙锋,钱华. 2014
[6]不同覆盖对柠檬园土壤温湿度及其生长结果的影响. 李进学,周东果,朱红业,高俊燕,朱春华,雷宝坤,郭俊,岳建强. 2010
[7]保水剂对柠檬园土壤温湿度及柠檬生长的影响. 周东果,高俊燕,李进学,朱红业,彭满秀,孙有方,朱春华,岳建强. 2011
[8]不同土壤湿度对麦田除草剂药效及药害的影响. 周爱平,唐定富,周凤云,尹学伟,杨德,杨明,汪华,李伯群,高志宏. 2017
[9]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杜小凤,吴传万,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0]马铃薯拌种剂筛选试验. 徐琳黎,杨茹薇,古丽米拉·热合木吐拉,孙慧,冯怀章. 2019
[11]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吴雪芬. 2017
[12]不同拌种处理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麦迎晓,黄慧灵,程思忍,孙晓銮,唐湘如. 2018
[13]五种拌种剂在不同闷堆时间下对小麦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汪华,张学江,杨立军,喻大昭. 2017
[14]毯苗机插水稻长秧龄壮秧培育途径的探索. 薛建涛,李娈,丛舒敏,余恩唯,胡雅杰,常勇,周明明. 2022
[15]287.5g·L~(-1)咯·精甲·噻FS拌种防治棉蚜的效果及对棉苗生长的影响. 姜伟丽,马艳,马小艳,詹苏文,于思贤,马亚杰,李希凤. 2013
[16]不同拌种剂对黄河滩区饲用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冯长松,梁志妍,杜红旗,娄治国,刘磊. 2024
[17]吡虫啉拌种控虱防矮效果及对水稻成苗的影响. 刘中求,刘雯煦,成燕清. 2013
[18]防蚜拌种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俊,汤永禄,杨武云,李朝苏. 2015
[19]4种药剂拌种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赵剑锋,顾中量,侯茂林. 2016
[20]棉花蕾期管理技术. 秦灿石.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潘首慧;薛原;何海永;龚双军;李继业;谭清群
关键词: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
-
十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
作者:蔡高磊;周炀;张含;常威;任娇;曹立勇;汪华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避雨栽培;防治效果
-
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作者:曾凡松;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邓春林;周华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对策建议
-
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灵敏度;特异性;快速检测
-
林下套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影响
作者:常威;刘军;邓思怡;刘全科;陈富华;蔡高磊;汪华;罗小康
关键词:林下套种;猕猴桃溃疡病;蒲公英
-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作者: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
条锈病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为害损失率和防治阈值研究
作者:阙亚伟;龚双军;王志清;向礼波;曾凡松;袁斌;薛敏峰;史文琦;刘万才;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率;植保贡献率;防治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