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区试花生新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立夫
作者: 蔡立夫;于树涛;庄重;李楠;张宇;王海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花生;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42-145
摘要: 为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花生新品种选育进程,本单位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13个试验点开展品种筛选研究,针对14个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标准差最高,为37.67,最低的是结果枝数,为1.46;单株果数变异系数最高,达40.94%,变异系数最低的是出米率,为5.88%;对14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15个呈极显著水平,4个呈显著水平;品种、地点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单株果数的关联系数最高,分别达到0.818 5和0.819 1;经农艺性状的聚类,相似性系数较高,最高达到62.35,说明试验品种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本研究对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王晓军,孙东雷,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张祖明. 2013
[2]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牟书靓,牛海龙,李伟堂,杨翔宇,王曙文,刘红欣,何中国. 2019
[3]北方大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冯亚平,韩燕,江金春,张爱莲,李国卫,马登超. 2019
[4]云南花生收获指数与主要性状的相关与聚类分析. 符明联,原小燕,张云云,赵凯琴,田正书,李淑琼. 2018
[5]花生种质资源在江淮区域农艺性状的评价研究. 汪清,姜涛,王嵩,赵西拥,朱晓峰,倪皖莉. 2017
[6]SSR分子标记分析东北花生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态性. 王虹,崔雪艳,孙泓希,任亮,史普想,尤淑丽,于洪波,于树涛. 2018
[7]气候变化影响下东北花生业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 尤飞,汤松,李文娟. 2011
[8]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郭贵敏. 2004
[9]贵州省黔西南州21个花生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郭贵敏. 2003
[10]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11]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王晓军,孙东雷,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2015
[12]应用RAPD和ISSR标记对24份花生栽培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苗苗,魏光成,谭秀华,王传堂. 2011
[13]42个花生品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尹亮,李双铃,任艳,石延茂,袁美. 2017
[14]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饶庆琳,姜敏,胡廷会,成良强,吕建伟,王军. 2021
[15]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邹小云,邹晓芬,胡小荣,宋来强,张建模,李林. 2010
[16]花生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饶庆琳,吕建伟,胡廷会,成良强,王军. 2020
[17]花生品种萌发期耐盐性比较鉴定. 李瀚,杨吉顺,张冠初,慈敦伟,丁红,秦斐斐,张智猛,石书兵. 2015
[18]花生花针期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高世杰,谢畅,姚瑞,徐爽,宋海玲,于海秋,王婧,张正,蒋春姬,赵新华,王晓光. 2021
[19]利用SSR标记分析山东省花生区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特点. 陈静,胡晓辉,苗华荣,石运庆,迟玉成,崔风高,吴兰荣,禹山林. 2008
[20]花生耐盐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及应用. 石运庆,苗华荣,胡晓辉,陈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计算机模拟模型的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宇;张怀清;安锋;蒋玲;云挺
关键词:太阳短波辐射;激光点云;计算机模拟模型;树木三维重建;林木辐射传输
-
菊芋新品种'蒙芋3号'
作者:张宇;门果桃;赵举;兰开龙;张子义
关键词:菊芋;抗逆;品种
-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公猪精液品质候选基因研究
作者:雷润雨;阳文攀;冯越;周佳伟;徐忠;李梓芃;吴俊静;乔木;彭先文;梅书棋;张宇
关键词:精液品质;公猪;精液体积;候选基因
-
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学评价
作者:林海;涂飞;李楠;孙洋;姜博文;纪雪;刘军
关键词:表面展示技术;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
-
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张宇;李波;张立国;陈喜昌;朴琳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栽培技术要点
-
不同农业措施对青贮玉米品质影响
作者:张斌;赵远征;王怡博;郑娜;张宇;李松树;候伟峰
关键词:青贮玉米;饲料;品质;栽培措施;有害生物防治
-
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作者: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关键词: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花器官;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