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生长环境变量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腊英

作者: 杨腊英;甘露;刘丽;文明富;黄俊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环境因子;菌丝生长量;次代产孢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8 期

页码: 1322-1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真菌,提高菌株的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对2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MA4与MAlm1的菌丝生长及次代产孢具有影响的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装液比、光照及微量元素等环境因素进行了测定。经过优化得到2菌株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MA4菌株在28℃、pH7、装液比为75ml/250ml、加入微量元素Mn全光照培养时生长最好、次代产孢量最高;MAlm1菌株在28℃、pH9、装液比为75ml/250ml、加入微量元素Cu、黑暗培养时生长最好、次代产孢量最高。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培养基的改良. 杨腊英,石晓珍,刘丽,甘露,文明富,黄俊生. 2008

[2]牛蒡寡糖-钕配合物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的影响. 张玉凤,董亮,杨力,徐建玲. 2009

[3]蛹虫草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顾寅钰,张亚平,陈传杰,娄齐年,刘志斐,施新琴,于振诚. 2008

[4]大杯蕈组织分离部位的优选研究. 黄先洲,林新坚. 2016

[5]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周淦,涂雄兵,张泽华. 2019

[6]两启动子影响egfp在绿僵菌中的荧光表达. 王苗苗,涂雄兵,张雄鹏,农向群,曹广春,王广君,张泽华. 2015

[7]金龟子绿僵菌在草原羊草和克氏针茅根际的种群动态和根内宿存鉴定. 王峰,农向群,李红梅,王广君,黄训兵,崔伯阳,王露,涂雄兵,张泽华. 2018

[8]绿僵菌侵染对黏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张蕾,程云霞,江幸福,罗礼智. 2019

[9]不同温度下绿僵菌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致病力影响. 刘银民, 程雨蒙, 李红梅, 农向群, Belinda LUKE. 2019

[10]一株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尺蠖的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 陈峰,王长方,王俊,陈文乐,胡进锋,吴玮,姚锦爱. 2021

[11]金龟子绿僵菌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毒力与防治效果. 黄鹏,陈汉鑫,姚锦爱,黄建成,余德亿. 2019

[12]东亚飞蝗FK506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田野,李贝贝,崔志刚,农向群,张泽华,王广君,刘廷辉. 2021

[13]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选育. 施宠,付建红,王纯利. 2004

[14]绿僵菌不同转化子毒力差异与胞外酶的相关性分析. 张彦丰,刘春琴,农向群,曹广春,王广君,刘玉升,张泽华. 2014

[15]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刘少兰,张昌容,班菲雪,卯婷婷,章行远,刘梅. 2021

[16]用Real-Time PCR评价花生田间金龟子绿僵菌的存活能力. 农向群,曹广春,刘迅,王广君,张泽华. 2013

[17]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HN1)几丁质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 任文彬,张世清,黄俊生. 2009

[18]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基因mad1的敲除及功能分析. 闫多子,蔡霓,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9]金龟子绿僵菌与吡蚜酮减量联用防控水稻白背飞虱. 姚经武,王蓓蓓,李飞,曹春霞,程贤亮. 2022

[20]蔗根土天牛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龙秀珍,曾宪儒,韦德卫,曾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