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收获与贮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振宇

作者: 张振宇;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徐杰飞;赵星棋;王象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收获;贮藏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2-14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豆育种的发展,大豆生产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全国各地大豆高产记录屡创新高.在大豆作物得到高产的同时,如何在最小程度上减少产量损失进行收获,以及收获后大豆的贮藏方法,成为大豆种植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豆的品种多样,每个品种的收获时间都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收获方式也各有千秋.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好收获的最佳时机,将会严重影响收获的效率和质量.同其他作物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大豆的贮藏期远远短于其他作物.贮藏条件不适宜,会大大降低大豆种子的活力和有效成分含量.

分类号: F32

  • 相关文献

[1]严格把握大豆收获技术 确保丰产丰收. 刘忠堂. 2008

[2]大豆联合收获机作业参数优化. 金诚谦,郭飞扬,徐金山,李庆伦,陈满,李景景,印祥. 2019

[3]大豆收获适时性损失规律试验研究. 乔金友,孙健,曲烽毓,马力,吴俊江,韩兆桢,陈海涛. 2017

[4]大豆种子劣变与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 成金莲,黄敏珍. 1993

[5]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肖磊. 2018

[6]山东省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应用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何磊,闫向辉. 2016

[7]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 2016

[8]高粱联合收获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伟仁,白文斌,景小兰,董良利,赵建武. 2013

[9]第六讲 优质稻的收与硒. . 1999

[10]4UMS-390Ⅱ型木薯收获机的研制. 薛忠,黄晖,李明,邸志锋,高文武,崔振德. 2010

[11]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 孙杰,王会福,吕东山. 2009

[12]巨菌草在冀中南地区的引种试验. 张秀平,杨志杰,张亚振,张俊杰,高清海. 2015

[13]花生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胡宝忱,李绍会. 2013

[14]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潘思辰. 2016

[15]牧草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措施. 陈玲玲,支树立,毛培胜,陈琪. 2014

[16]矮化密植红枣采收装置参数的优化. 王丽红,何荣,付威,坎杂,孙雨,楚世哲. 2014

[17]酿酒葡萄收获机输送装置的设计. 袁盼盼,坎杂,王丽红,李成松,冯玉磊. 2014

[18]山药栽培技术(下). 宋元林. 2002

[19]“三辣”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 张华,焦伟,马继春. 2012

[20]稻麦割前脱粒技术的研究. 王林,郭超,付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