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籼粳交“热粳35/协B”F_2群体对水稻再生力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兴星

作者: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杨永清;秦小健;张汉马;梁永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再生力;再生后期耐寒;分子标记;QTL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6 年 14 卷 09 期

页码: 2383-2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水稻再生力和再生后期耐寒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热粳35/协B"226个F2单株为材料,构建了1张含156个SSR标记的分子图谱。分别在水稻成熟、再生和再生后期调查单株穗数、再生穗数和再生后期穗数,利用Excel 2003和MAPMAKER 3.0软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和QTL检测。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F2群体呈现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再生穗数分别与单株穗数和再生后期耐寒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37和0.36)。3个性状共检测到10个QTLs,分布在第1、2、6、7、8、11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数6个单株穗QTLs,LOD值介于2.61~79,贡献率介于0.67%~22.72%。2个再生穗数QTLs,LOD值分别为3.08和3.90,贡献率分别为16.01%和23.35%。2个再生后期穗数QTLs,LOD值分别为2.75和5.12,贡献率分别为12.18%和25.12%。3个性状各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相同染色体上相同标记区间没有重复检测到同时控制3个性状QTLs。说明3个性状受独立的遗传因子控制,在分子层面上单株穗数、再生穗数以及再生后期耐寒穗数各性状间没相关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影响水稻再生力QTLs位点与再生稻筛选体系研究进展. 张建福,肖晏嘉,谢鸿光,林强,蔡秋华,谢华安. 2023

[2]培矮64S/93-11重组自交系分子图谱构建及千粒重QTL检测. 徐小飒,刘喜,赵志刚,周裕军,吴盛阳. 2011

[3]水稻近等基因系中5个抗旱主效QTL的验证. 苏振喜,赵国珍,寇姝燕,刘慰华,朱振华,邹茜,世荣,陈于敏,袁平荣. 2012

[4]水稻再生力与头季稻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陈立云,杨益善,李军民. 2003

[5]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 林强,郑长林,林芳,郑莉,王洪飞,蒋家焕,解振兴,姜照伟,张建福. 2021

[6]不同留桩高度下水稻再生力的基因型差异. 何炜,郑燕梅,罗曦,谢鸿光,连玲,张建福,谢华安. 2014

[7]植物基因组学在育种实践上的研究进展. 严国红,孙明法,姚立生,单忠德. 2011

[8]小麦数量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杨文利,王立新,张钢民,马峙英,周丽艳. 2002

[9]2009年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文滨,赵雪. 2010

[10]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2:5家系的籽粒品质性状及其QTL分析. 王掌军,许娜丽,王新华,马冬花,杨杰,李清峰,刘彩霞,刘凤楼,亢玲,张双喜. 2021

[11]小麦数量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杨文利,王立新,张钢民,马峙英. 2003

[12]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杂交F_2品质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分析. 王掌军,刘妍,李阳,杨乔乔,田蕊,亢玲,张晓岗,刘萍,刘生祥. 2019

[13]玉米种质资源H21和Mo17抗亚洲玉米螟的QTL分析.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马峙英,池书敏,王天宇. 2003

[14]分子标记在花生遗传图谱及QTL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成良强,王军,黄莉,吕建伟,任小平. 2016

[15]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16]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6

[17]棉花纤维长度主效QTLs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聚合效果研究. 石玉真,张建宏,王淑芳,李俊文,刘爱英,唐淑荣,褚平,袁有禄. 2009

[18]陆地棉永久F_2群体产量、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李俊文,贾菲,孙福鼎,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商海红,王涛,巩万奎,贾新合,华金平,袁有禄. 2013

[19]棉花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 陈勋基,葛峰,王冬梅,师维军,徐利明,吴为人,黄全生. 2008

[20]标记辅助选择及其研究进展. 王曦,许尚忠,周忠孝.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