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丽萍
作者: 曹丽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投射式杀虫灯;赤眼蜂;苏云金杆菌;性诱剂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145-148
摘要: 分别在亚洲玉米螟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防治害虫,采用4项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天敌昆虫释放、昆虫信息素引诱、微生物杀虫剂喷施)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平均防效达90%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15%以上,玉米增产达13%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6,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防控亚洲玉米螟,能够取得很大的效益。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2]黑龙江省二代区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模式效果. 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郑旭,王连霞,刘洋,刘悦,兰英,韩业辉. 2022
[3]防治大豆食心虫方法的研究. 赵晓丽. 2004
[4]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及果园中赤眼蜂释放技术的研究. 王兰,冯宏祖,郭文超,张辉,杨力,许建军. 2011
[5]性诱剂-赤眼蜂协同防治水稻二化螟应用效果. 赵旭,杨眉. 2024
[6]苏云金杆菌芽孢与晶体不同配比对亚洲玉米螟的毒效. 张敏鹰,范秀华,邢建民. 1988
[7]生物源农药防治甜玉米螟害试验. 邱道寿. 2004
[8]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9]吉林省二代区玉米螟落卵与赤眼蜂寄生动态关系研究. 周淑香,鲁新,李丽娟,张国红,丁岩,常雪. 2020
[10]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2023
[11]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郭文超,何江,许建军,吐尔逊,谭勇峰,毛刚,田志来. 2005
[12]高效寄生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及品系田间防治效果. 张帆,孙光芝,李赤,孟昭君,李忠友. 2004
[13]辽宁沈阳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发生动态及监测技术研究. 刘培斌,王凯,张海东,陈彦,董怀玉. 2020
[14]亚洲玉米螟新型性诱芯的诱蛾性能研究. 王振营,盛如,吕跃星,王小奇,盛承发. 2013
[15]生姜主要害虫性诱剂诱捕效果及田间应用初探. 张立君,王璇,李劲松,梁桂梅,王琳,朱国仁. 2014
[16]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蔺国仓,任向荣,杨净,张润龙,宁成博,陶建飞. 2016
[17]不同性诱剂对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率及在种群监测中的应用. 韩海亮,章金明,包斐,刘敏,赵福成,谭禾平,王桂跃,吕要斌. 2021
[18]哈尔滨地区不同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效果研究. 王宇,王克勤,王晓曦,刘兴龙,王春. 2023
[19]3种诱捕方式对河南漯河亚洲玉米螟的诱捕效果. 巴磊,陈琦,侯艳红,刘迪,陈莉,段云,李世民. 2024
[20]春尺蠖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蔺国仓,宁成博,任向荣,陈国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阿君;丁炜东;曹丽萍;曹哲明;邴旭文
关键词:氨氮胁迫;翘嘴鳜;抗氧化酶;消化酶;炎症相关基因;酶活力
-
抗低温冷害大豆种衣剂比较试验
作者:王连霞;赵秀梅;郑旭;曹丽萍;韩冬伟;于运凯;赵蕾;袁明
关键词:大豆;抗低温冷害;种衣剂
-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害的防治效果
作者:曹丽萍
关键词:种衣剂;玉米;丝黑穗病;产量;防治效果
-
环磷酰胺诱导的尼罗罗非鱼体内外肝损伤模型的构建
作者:曹丽萍;杜金梁;贾睿;丁炜东;Galina Jeney;徐跑;殷国俊
关键词:环磷酰胺;罗非鱼;肝损伤模型;体内外
-
70.5%2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移栽水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效果
作者:曹丽萍
关键词:水稻;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除草剂;防效
-
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田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效研究
作者:曹丽萍
关键词:直播水稻;杂草;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效
-
82%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作者:曹丽萍
关键词: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82;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粒剂;防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