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田物联网设备CGMD-502的双季稻缺氮和干旱胁迫诊断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中盛

作者: 曹中盛;李艳大;黄俊宝;孙滨峰;潘玉霞;彭忻怡;田永超;何勇;冯旭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稻;逆境胁迫;诊断;物联网;植被指数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3 年 35 卷 001 期

页码: 1-8

摘要: 通过3个氮肥水平和2个水分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模拟双季稻遭遇不同逆境胁迫的情景,利用农田物联网设备CGMD-502采集早、晚稻归一化红边指数(NDRECGMD),并分析了NDRECGMD与农学参数(SPAD值、LAI)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该植被指数对双季稻不同程度缺氮和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发现:NDRECGMD与双季稻LAI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线性监测模型(LAI=32.25×NDRECGMD-2.34)的建模决定系数(R2)达到了0.72,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和偏差(bias)分别为1.25和0.80;NDRECGMD对双季稻缺氮和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响应能力,在不同胁迫情景下的数值变化幅度略低于LAI,但与SPAD值相当.由此表明,农田物联网设备CGMD-502在生产中具有替代SPAD值和LAI诊断双季稻缺氮和干旱胁迫的实际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农田物联网技术在双季稻生产中的应用及提高江西双季稻生产智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江西双季稻氮素监测诊断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李艳大,曹中盛,孙滨峰,叶春,舒时富,黄俊宝,王康军,田永超. 2020

[2]基于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双季稻叶干重监测模型. 李艳大,曹中盛,舒时富,孙滨峰,叶春,黄俊宝,朱艳,田永超. 2021

[3]智慧农业背景下的纳米智能作物构建. 徐雯颍,叶婷,姚雪,李家其,吴洪洪. 2021

[4]施氮水平对苇状羊茅反射光谱的影响. 张文,王普昶,罗天琼,陈功,杨春燕. 2015

[5]基于光谱特征与PLSR结合的叶面积指数拟合方法的无人机画幅高光谱遥感应用. 高林,杨贵军,李长春,冯海宽,徐波,王磊,董锦绘,付奎. 2017

[6]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理化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动态. 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刘良云,黄义德,严伟才. 2005

[7]施氮水平对苇状羊茅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 张文,王普昶,罗天琼,陈功,杨春燕. 2015

[8]基于NDVI的西昌市紫茎泽兰入侵监测模型初探. 刘伟,张锦华,唐成斌,刘淑珍,杨颖慧. 2008

[9]利用叶片反射光谱预测大豆合交98-1667干物重模型. 宋英博,贾立君,杜永生,王囡囡,邓际华,陈庆山,胡国华. 2010

[10]基于MOD09GA产品的草地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 崔霞,梁天刚,刘勇. 2009

[11]基于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水稻生长状况监测. 田翠玲,李秉柏,郑有飞. 2005

[12]北疆地区不同草地类型MODIS植被指数变化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黄晓东,李霞,梁天刚. 2007

[13]估测作物冠层生物量的新植被指数的研究. 陈鹏飞,Nicolas Tremblay,王纪华,Philippe Vigneault,黄文江,李保国. 2010

[14]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15]基于CASI高光谱数据的作物叶面积指数估算. 唐建民,廖钦洪,刘奕清,杨贵军,冯海宽,王纪华. 2015

[16]基于多载荷无人机遥感的大豆地上鲜生物量反演. 陆国政,杨贵军,赵晓庆,王艳杰,李长春,张小燕. 2017

[17]青海省草原鼠害区域草地生物量及盖度动态监测研究. 陈梦蝶,黄晓东,侯秀敏,冯琦胜,于惠,郭正刚,梁天刚. 2013

[18]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 方金,黄晓东,王玮,于惠,马琳雅,梁天刚. 2011

[19]基于MODIS的青藏高原牧草生长季草地生物量动态. 杜玉娥,刘宝康,郭正刚. 2011

[20]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