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人工诱变技术的研究Ⅳ.茶树辐照损伤的生理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跃华

作者: 杨跃华;林树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电离辐照;人工诱变;生理损伤;损伤机制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年卷期: 1991 年 01 期

页码: 19-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茶树辐照后自由基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细胞膜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茶树体内的自由基含量呈线性增加,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加剧,抗坏血酸含量降低而抗坏血酸酶活性增大,茶树的生理损伤加大。因而认为,茶树辐照后,体内自由基浓度的累积,诱发了超氧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机制的失调,进一步加剧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了细胞膜的损伤,是造成茶树辐照损伤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树人工诱变技术的研究 Ⅳ.茶树辐照损伤的生理机制. 杨跃华,林树祺. 1991

[2]家蚕突变体相关研究进展. 杨建华,徐安英. 2017

[3]猪肺炎支原体不同毒力菌株对猪气管上皮3D细胞的损伤差异与机制分析. 冯艳艳,王海燕,刘蓓蓓,韦艳娜,张珍珍,白昀,倪博,邵国青,雷治海,冯志新. 2018

[4]人工诱变改良大豆品质的研究. 王培英,许德春,郭玉虹,孟丽芬,赵晓南. 2000

[5]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疾病中的作用. 沈文祥,蒋威,马晓宇,杨洁,武小虎,吕亚楠,王胜义,丁学智,严作廷. 2021

[6]水稻空间搭载与地面γ辐照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魏力军,王俊敏,杨谦,骆荣挺,张铭铣,鲍根良,徐建龙,孙野青. 2006

[7]CO_2激光对蚕豆诱变效应试验研究. 伍育源,邹伟民. 1999

[8]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9]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0]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2011

[11]贵州省茶园蓟马类害虫的研究概况. 吕召云,周玉锋,孟泽洪. 2013

[12]全国茶树品种区试贵州点的表现. 周富裕,刘红梅,姚雍静. 2009

[13]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 刘红梅. 2007

[14]生长调节剂在茶树抗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陈娟. 2013

[15]贵州罗甸茶树高效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张正秋,王惠泽,罗显扬,聂军,周富裕,曹雨,贺西亮,张正霞. 2010

[16]茶树智能化快繁扦插育苗技术. 周顺珍,周国兰,罗显扬,赵华富. 2011

[17]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 姚雍静,郑文佳,申东. 2008

[18]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9]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20]机采与手采的有机结合是茶叶采摘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文佳,刘红梅.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