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塔诱捕的昆虫种类及对麦蚜的监测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月丽

作者: 蒋月丽;武予清;段云;苗进;巩中军;乔格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吸虫塔;昆虫种类;麦蚜;黄色粘板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6 期

页码: 181-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河南省原阳县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安装了吸虫塔(suction trap),2009-2010连续2年在该地区进行了昆虫诱捕及麦蚜监测,并对诱捕到的麦蚜数量动态,以及吸虫塔和黄色粘板监测的比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吸虫塔对多种小型昆虫有很好的诱捕效果,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诱捕到了8目39科58种和8目37科61种的小型昆虫,数量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该吸虫塔对麦蚜起到了很好的监测效果,2009年麦蚜始见期比2010年早,2009年麦蚜的优势种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2010年是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2009年麦蚜大量发生和高峰期出现的较早,禾谷缢管蚜分别在5月1日,5月13日,5月19日到达高峰,5月19日以后数量急剧减少;2010年麦蚜大量发生和高峰期出现的相对较晚,荻草谷网蚜在5月3日、5月7日、5月19日和5月31日出现4个高峰,5月31日以后蚜量才骤减。对白天不同时段诱捕的蚜量分析可知,麦蚜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相对较强。吸虫塔与黄色粘板监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吸虫塔诱集麦蚜的数量动态与黄板诱集的数量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吸虫塔诱蚜量与黄板蚜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吸虫塔诱集麦蚜出现高峰期早于黄色粘板。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呋虫胺防治穗期麦红吸浆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段云,孙志刚,蒋月丽,巩中军,李彤,武予清. 2016

[2]宁夏大果榛子园虫情调查及防治措施探究. 马静利,左忠,贾龙,张治科,潘占兵. 2021

[3]吉林四平地区花生田地上昆虫种类、多样性及年际发生动态分析. 陈小姝,吕永超,曲明静,李晓,杜龙,刘海龙,王绍伦,高华援,宁洽,李春雨,孙晓苹. 2020

[4]河南省昆虫资源的新发现. 申效诚,任应党,刘玉霞. 2002

[5]宁夏及内蒙西部荒漠草原缨翅目种类调查. 杨彩霞,刘育钜,马成俊,韩运发. 1993

[6]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秦启联,梁红斌,曹雅忠,许国庆,高占林,徐伟钧,武予清,李学军,赵章武,成新跃. 2011

[7]利用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活动的监测. 杜光青,尹姣,张帅,曹雅忠. 2014

[8]蚜虫迁飞与寄主选择. 曹雅忠,尹姣,杨爽,李克斌. 2013

[9]吸虫塔内昆虫群落日节律研究. 张强,高月波,张伟,李启云,谢昭辉,苗麟,乔格侠. 2013

[10]应用吸虫塔对麦田冠层上部空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时序动态的研究. 蒋月丽,武予清,乔格侠,段云,苗进. 2012

[11]沈阳地区吸虫塔监测大豆蚜迁飞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 徐蕾,钟涛,赵彤华,许国庆. 2016

[12]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吸虫塔有翅蚜种群动态. 王爽,李新民,刘春来,杨帆,夏吉星,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徐伟钧. 2014

[13]利用吸虫塔研究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展望. 邵天玉,王克勤,刘兴龙,刘思竹,朱朝东. 2015

[14]吸虫塔对麦长管蚜迁飞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尹姣,曹雅忠,张帅,李克斌. 2014

[15]2014年黑河地区大豆蚜虫发生动态调查. 张武,洪峰,项鹏,李宝华,李艳杰,高作民. 2016

[16]吸虫塔监测中有翅蚜迁飞数量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时新瑞,赵云彤,王克勤. 2014

[17]黑河地区大豆田间有翅蚜迁飞扩散及种群动态研究. 张武,项鹏,吴俊彦,李艳杰,李宝华. 2016

[18]贵州南部草坪麦蚜空间分布型测定. 张莉,苏生,文克俭. 2012

[19]我国冬麦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 王美芳,原国辉,陈巨莲,雷振生,吴政卿,杨攀,徐福新. 2008

[20]基于反射光谱的冬小麦麦蚜为害探测. .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