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胚状体途径组培苗的壮苗及移栽条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云飞
作者: 于云飞;孙丹;王振兴;赵滢;范书田;杨义明;曹建冉;艾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五味子;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期刊名称: 特产研究
ISSN: 1001-4721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0-15
摘要: 本研究以五味子优系"早红"胚状体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壮苗及移栽条件对其生长量以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味子组培苗接种于1/2MS培养基,在白色光源下每天光照12h其长势较好;移栽于基质为草炭土∶蛭石=3∶1、环境湿度80%~90%、保湿时间12d条件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可达100%。
分类号: S567.19
- 相关文献
[1]桤叶唐棣组培苗移栽技术. 黄立华. 2021
[2]独蒜兰组培苗炼苗和移栽技术研究. 张丽娜,朱国胜,黄万兵,罗安阔,毛伟胜,桂阳. 2017
[3]提高栝楼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彭斯文,谢进,范海珊,徐瑞,朱校奇. 2015
[4]五味子组培苗生长优化研究. 张正海,张悦,李爱民,李玉环. 2012
[5]百合组培苗移栽前的壮苗技术研究. 蒲秀琴,薛寒青. 2007
[6]红掌组培苗移栽条件的筛选. 梅国宏. 2018
[7]基于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的麻栎组培苗移栽影响因素分析. 夏兴宏,郎庆龙,于艳,孙娟,王连珍,高伟,费滕,李立峰. 2020
[8]白芨组培苗移栽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石丽敏,宋费玲,许巧贤,卢华兵,朱正梅,吕学高. 2020
[9]花毛茛组培苗移栽试验初探. 王其刚,张素芳,陈敏. 2006
[10]香草兰组培苗生根与移栽的研究. 王丽萍,吴刚,闫林,杨逢春,宋应辉,练飞松,范睿,陈鹏. 2011
[11]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技术初探. 牟豪杰,徐刚,汪一婷,吕永平. 2005
[12]生根粉对香蕉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陈炫,刘以道,覃和业,王永壮,蒋盛军. 2011
[13]不同生长素和基质对华南忍冬组培苗和扦插苗幼嫩枝条扦插的影响(英文). 谢英,段维兴,李魁鹏,李翔. 2009
[14]笃斯越橘组培苗瓶外生根和移栽条件研究. 彭醒醒,代志国,董畅,迟夜朦,王振武,王雪娇. 2015
[15]不同花生品种组培苗嫁接及移栽技术研究. 苗利娟,石磊,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齐飞艳,房元瑾,张新友. 2018
[16]贵州野生葛枣猕猴桃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仲伟敏,唐冬梅,周嘉,齐勇. 2024
[17]不同栽培基质对“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那艳斌,张天静,张艳秋. 2012
[18]铁皮石斛组培苗不同炼苗时间的农艺性状与成活率. 罗鸣,曾庆鸿,李欢,吴明开. 2021
[19]诱变处理对鸢尾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周琳,张永春,杨柳燕,蔡友铭. 2020
[20]不同栽培基质对杂交兰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罗清,陆祖正,谢振兴,覃茜,谭奕为,丁丽琼.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SO2添加量对酿造'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宝香;杨义明;温锦丽;秦红艳;李昌禹;刘迎雪;许培磊;曹炜玉;舒楠;路文鹏
关键词:SO2添加量;‘北冰红’山葡萄;干红葡萄酒;品质
-
梨杂交F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作者:卢明艳;王强;闫兴凯;武春昊;赵滢;张茂君
关键词:梨;杂交F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
-
大麦抗蠕孢叶斑病遗传资源鉴定及主要抗病类型分析
作者:苟金玉;孙丹;尚佳薇;童朝阳;徐晓伟;王凤涛;冯晶;侯璐;蔺瑞明
关键词:大麦;叶斑病;生育期;苗期抗性;成株抗性;全生育期抗性
-
灵芝分子标记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琳玲;杨义明;张瑞;闫梅霞
关键词:灵芝;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育种
-
软枣猕猴桃新品系"蜜玉"的选育
作者:秦红艳;范书田;张宝香;杨义明;许培磊;李嘉琪;刘迎雪;王月;王衍莉;李昌禹;路文鹏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蜜玉;品种;优异品系
-
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性分析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孙丹;王翔宇;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Sr31基因;分子标记;1BL/1RS易位系;田间抗病性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