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巧兰

作者: 王巧兰;吴礼树;赵竹青;赵林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植株氮损失;水稻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0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5N差值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并就影响水稻氮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氮的水稻幼苗做为期10 d的不同氮(N 04、0、801、60 mg/L)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著影响,表明前期吸收氮可维持水稻生长。但是,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叶片及根的含氮量显著增加,而15N的丰度却显著下降,叶片15N的丰度显著高于根。说明高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吸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而且根系累积的氮向地上部转移。缺氮(N 0 mg/L)与过量供氮(N 160 mg/L)均显著增加植株氮的损失率,而适量供氮(N 80 mg/L)则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稻的生长期显著影响植物氮的损失率,在N 80 mg/L的条件下,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植株氮损失从11.6%增加到22.3%。同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叶片中NH4+-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显著增加,叶片组织pH也随之增加。表明植物体内铵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植物氮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

分类号: S511.062

  • 相关文献

[1]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2]茶多酚与尿素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周新伟,邱业先,沈明星,朱兴连,陆长婴,王海候,施林林,陈凤生. 2013

[3]水稻减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立华,庞冰,程乐根,郑森,李静英,李文忠. 2006

[4]纳米碳增效尿素对水稻田面水氮素流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燚,田小海,马国辉. 2011

[5]还原态硫对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2015

[6]氮、磷节约高产型水稻品种筛选. 李敏,付敬锋,贾朝羡,姬广梅,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 2020

[7]水稻种植在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消纳氮磷的作用. 王春雪,舒正文,李敏,李元,陈建军,祖艳群,王昭,张克强. 2019

[8]水稻叶片上下表面反射率差异及其与氮素状况的关系(英文). 周启发,王纪华. 2002

[9]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宋祥甫,邹国燕. 1998

[10]氮钾镁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龙. 2010

[11]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宋祥甫,邹国燕,吴伟明,金千瑜,应火冬. 1998

[12]穗肥不同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章飞杰,徐学珍,钱海平,裘雪龙,陈惠哲. 2020

[13]鱼稻共生条件下陶粒载体水稻浮床提高细菌活性及多样性. 陶玲,朱建强,李晓丽,宋超峰,彭亮,戴梨梨,李谷,陆光全. 2017

[14]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研究进展. 张晓果,王丹英,计成林,徐春梅,陈松,章秀福. 2015

[15]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2012

[16]控释氮肥对一季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秦鱼生,喻华,樊红柱,曾祥忠,孙锡发,涂仕华,陈光辉,刘应发,张先德,刘平,罗华. 2018

[17]施磷对苏打盐碱土区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2017

[18]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施用下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彭晓宗,翟丽梅,王洪媛,宫亮,武淑霞,刘宏斌. 2022

[19]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土壤有效氮、磷、钾丰缺指标. 魏义长,白由路,杨俐苹,林昌华,姚政,罗国安,徐四新,宋韦,朱春梅. 2008

[20]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