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水稻NibT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建中

作者: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王亦学;张丽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NibT基因;超声波处理花粉介导植物基因转化;抗病性;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39-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Zea maysL.)自交系金黄96B为受体材料,供体为质粒pWM101并携带有水稻矮缩病病毒复制酶基因Nib的提前终止突变体基因NibT,采用超声波处理花粉介导植物基因转化方法将NibT-基因导入受体,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而对T1~T3代转基因植株(株系)进行分子分析、田间抗病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逐代分子检测分析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可稳定遗传.抗病鉴定结果证明转基因植株(株系)各代抗病水平基本一致,抗病性比对照提高3级.农艺性状调查分析表明,与对照比较,转基因植株株高增加7~18cm、穗位高增高0~13 cm、穗长增加0.7~2.1 cm、穗粒数多8~35粒、百粒重增加1.1~2.6 g,转基因株系与阴性对照间、各代转基因株系相互间都差异显著(P<0.05);调查还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随着世代的增加,与对照间的差异逐代减少.研究也说明,超声波处理花粉介导植物基因转化方法是一种简捷、快速和有效的植物转化工具.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2]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玉米及其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刘昭军,邸宏,李铁,成瑜,赵曦,刘丽艳,王永斌,赵远玲,王广金,王振华. 2010

[3]玉米种质沈137抗病性及其利用潜力分析. 甄广田,罗玉鑫,张振平. 2011

[4]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白建荣,刘惠民,王富荣. 2009

[5]不同玉米自交系对东北地区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抗性鉴定. 沈彦岐,王梓钰,闻竞,李世界,韩四平,张艳,胡勇军. 2020

[6]11个普通玉米品种在浙中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陈晓龙,朱正梅. 2021

[7]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2020

[8]山西省玉米新品种(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马沛卿,王晓玲,王志,曹如槐. 1997

[9]不同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严理,李智敏,陈佳,高春生,余永廷,严准. 2017

[10]玉米丝黑穗病接种浓度与发病关系研究. 董怀玉,姜钰,徐秀德,王丽娟,程根武. 2007

[11]江苏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任春梅,程兆榜,陆芳,孟庆长,孔令杰,朱云,季英华. 2023

[1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QTL分析. 黎裕,戴法超,景蕊莲,王天宇,杜金友,贾继增. 2002

[13]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晋齐鸣,石洁,王作英,李晓. 2006

[14]玉米小斑病抗性种质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高刚强,刘海芳,陈银银,燕树锋,刘天学,温涛,高意帆,赵霞,穆心愿,杨豫龙. 2024

[15]44份玉米自交系对镰孢穗腐病的抗性鉴定. 张艳,张叶,王梓钰,闻竞,韩四平,郭嘉,邢跃先. 2019

[16]黄淮海夏玉米近年国审品种及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 郭宁,刘树森,石洁,孙华,马红霞,张海剑. 2023

[17]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陈艳萍,张彦兵,孟庆长,袁建华. 2006

[18]玉米体细胞培养与抗病变异体筛选. 周洪生. 1993

[19]玉米对南方锈病抗性的生化基础研究. 黄飞燕,于凯,李晚忱,朱振东,李洪杰,武小菲,王晓鸣. 2012

[20]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菌早期侵染反应的转录组分析. 甘林,兰成忠,阮妙鸿,刘晓菲,黄伟群,代玉立,杨秀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