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层垂直高度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恬

作者: 罗恬;俞方圆;练琚愉;王俊杰;申健;吴志峰;叶万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鼎湖山塔吊样地;植物功能性状;优势树种;垂直结构;物种共存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5 期

页码: 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叶片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随着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解释植物对所处环境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树种不同冠层高度的叶片比叶面积(SLA)、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叶片氮磷比(N ∶P)、等效水厚度(EWT)、氮平衡指数(NBI)、类黄酮含量(FLAV)共10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冠垂直高度的增加,叶干物质含量、类黄酮含量、等效水厚度和叶片磷含量呈增加趋势,比叶面积和氮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在冠层垂直方向上,类黄酮含量与氮平衡指数、比叶面积与等效水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氮含量与叶片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显著,可能受植物自身特性和群落树种演替进程的影响.(3)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沿垂直层次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67%的树种的类黄酮含量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67%的树种的氮平衡指数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而显著减小.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随树冠垂直高度增加产生的变化,反映了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水资源和能量利用的不同策略.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半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组合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王宝贵,田海云. 1993

[2]辽东山区胡桃楸次生林垂直结构特征研究. 董莉莉,赵济川,汪成成,刘红民,胡博,高英旭. 2023

[3]阴阳坡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刘旻霞,马建祖. 2013

[4]我国石漠化地区乡土构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郭文,熊康宁,刘凯旋,张锦华,杨苏茂. 2018

[5]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6]北京周边山地苔草属和委陵菜属植物功能性状. 李丹. 2013

[7]围封与放牧管理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石明明,牛得草,王莹,袁晓波,贺磊,韩炳宏,宗文杰,傅华. 2017

[8]大针茅草原6种主要植物叶凋落物和根系分解特征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朱蔚娜,张国龙,张璞进,张迁迁,任瑾涛,徐步云,清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