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诱导的红小豆高世代性状变异及选择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文林

作者: 金文林 ;李桂英 ;施巾帼 ;孙国庆 ;李国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小豆;空间环境;遗传变异;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3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对空间环境诱发的雄县红小豆大粒突变后代高世代群体材料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对大粒性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有效 ;(2 )在对大粒性选择的同时 ,其它农艺性状也有所改善 ,并保持相当的遗传变异 ;(3 )不同群体材料其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对百粒重、单株产量等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时 ,应考虑被选择的群体是家系还是单株 ,不同的群体应采用相对应的策略。

分类号: S521

  • 相关文献

[1]秋大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 1991

[2]水稻亚种间重组自交系及其回交群体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袁隆平. 2010

[3]梨F_1代群体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赵亚楠,欧春青,王斐,张艳杰,马力,姜淑苓. 2018

[4]空间环境诱变育种技术及应用. 董亚琳,张洪伟,代秀云. 2010

[5]空间环境对农作物育种的初步研究. 郑国宏,刘新,常雪花,郭瑞萍. 2008

[6]空间诱变甜椒后代的花粉粒超微结构观察. 郭亚华,谢立波,黄凤兰,刘录祥,王雪,高永利. 2010

[7]空间环境诱变对粳稻食味品质影响分析. 张三元,张俊国,杨春刚,孙强. 2009

[8]搭载后红曲霉菌突变株的染色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研究. 印红,陆伟,谢申猛. 2004

[9]神舟十号飞船搭载对小麦品种济麦22的生物效应研究. 逄明达,刘录祥,谢永盾. 2014

[10]空间环境对蒙农杂种冰草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影响. 李波,张弘睿,韩雪光,董扬,李红. 2013

[11]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12]空间环境诱变甜椒基因组DNA变异的分子检测. 谢立波,郭亚华,孟凡娟,刘录祥,王雪,高永利. 2010

[13]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环境效应研究——基于DEA-VRS-HLM模型的检验. 姚增福,唐华俊. 2016

[14]空间环境诱发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徐建龙,李春寿,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 2003

[15]红小豆田间除草剂筛选试验. 王成,李卓夫,闫峰,曾玲玲,王宇先,于运凯,刘洋. 2014

[16]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17]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曾玲玲,季生栋,闫锋,王成,卢环,姜元麒,何健南,赵跃坤. 2016

[18]红小豆通红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葛红,汪凯华,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赵娜,王学军. 2017

[19]绿豆和红小豆氮磷钾肥适宜用量初探. 郭中校,王明海,包淑英,徐宁,王桂芳,任军. 2010

[20]红小豆吉红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明海,郭中校,刘红欣,王桂芳,栾天浩,檀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