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春小麦花粉植株壮苗及加倍率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玉琴
作者: 韩玉琴;肖志敏;赵海滨;辛文利;刘文萍;南相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花粉植株;染色体;自然加倍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9 年 03 期
页码: 16-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春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及染色体加倍技术。结果表明:延长低温处理时间可大幅度提高春小麦单倍体植株的自然加倍率;用1/2 MS培养基取代MS培养基、并控制每日光照12 h,弱苗控制在5%以下,可将无根苗控制在3%以下。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及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韩玉琴. 2004
[2]小麦花粉植株时表皮组织细胞的变异. 武金铭,蔡文霞. 1989
[3]一种小麦叶片气孔保卫细胞观察样品的制备方法. 赵林姝,刘录祥,古佳玉,郭会君,李军辉,谢永盾,赵世荣. 2014
[4]干旱胁迫下小麦脯氨酸积累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杨凯,昌小平,胡荣海,贾继增. 2001
[5]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自交和回交后代染色体分离的研究. 王美霞,张从卓,王创云. 2008
[6]小麦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管延安,黄承彦. 2003
[7]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品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 宣朴,瞿世洪,尹春蓉,郭元林. 1996
[8]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配对研究八倍体小冰麦中2的染色体组构成及染色. 高智,马有志. 1999
[9]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 2016
[10]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及除草剂加倍效果. 程江,郑常祥,潘敏娜,陈柔屹. 2017
[11]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12]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 2020
[13]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程伟东,覃兰秋,谭贤杰,周锦国,谢和霞. 2013
[14]外引诱导系EMK-1诱导率和早熟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 杨耿斌,程睿钰,刘兴焱,王巍,张恒. 2014
[15]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2012
[16]胡萝卜小孢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庄飞云,裴红霞,欧承刚,胡鸿,赵志伟,李金荣. 2010
[17]山梨醇对水稻体细胞培养的特殊作用. 黄慧君,黄道强. 1999
[18]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才卓,徐国良,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武阳春,杜金洹,侯宗运,李淑华,刘小丹,李万良. 2023
[19]稻属种间杂种花粉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颜辉煌,胡慧英,张雪琴,张志涛,田淑兰,熊振民,闵绍楷. 1997
[20]γ辐射对水稻花粉植株白苗形成的影响. 赵成章,朗莉娟,泮裕才,陆定志. 198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合304
作者:金慧;佟炳竺;张睿;赵海滨;杜若楠;张举梅;高嫱
关键词:
-
饲用型黑麦新品种-科合3008
作者: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杜若楠;高嫱;周春薇;杨淑萍
关键词:
-
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仇林;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
-
纤用亚麻新品种科合纤亚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杜若楠;张睿;杨学;赵海滨;金慧;吴玉娥;周春薇;高嫱
关键词:纤维亚麻;科合纤亚8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14的选育
作者:高云飞;李庆全;王乔;牛志敏;南相日;张丽娟;盛万民
关键词:马铃薯;龙薯14;加工型
-
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杜若楠;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杨学;高嫱;常单娜
关键词:绿肥;土壤改良;玉米;套种;土壤养分
-
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龙麦77
作者:杨雪峰;宋维富;刘东军;赵丽娟;仇琳;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张延滨;白光宇;孙雪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