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溶肥料对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净云

作者: 杨净云;海建平;赵丽君;褚素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新型水溶肥料;茶叶;产量;生化成分;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2 年 41 卷 06 期

页码: 56-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新型水溶肥料对云南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6种新型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含调节剂水溶肥料)在茶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性状与生化成分角度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好,较CK(喷清水处理)增产13.13%;其与理想新型肥料的关联度值最大,加权关联度为0.873 7,等权关联度为0.905 4。从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分析角度看,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产值与利润最高,较CK增加利润5 613.75元/hm2。综合产量、生化成分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效果,建议茶叶生产上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新型水溶肥料对茶叶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杨净云,海建平,赵丽君,褚素贞,寇长林. 2012

[2]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新型水溶肥料在花生喷施效果的优选. 张翠翠,杨首乐,寇长林,宋志伟. 2012

[3]施用茶栽食用菌菌渣对茶叶产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余海燕,余孔朝. 2020

[4]不同灌溉方式对云南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净云,张兰芬,翟国亮,刘杨,宗洁. 2012

[5]茶花与茶叶常规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周国兰,喻云春,胡华健,何莲. 2009

[6]蒸青固样方式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周国兰. 2009

[7]基于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的不同季节茶叶鉴别技术研究. 刘淑媚,周巧仪,凌彩金,王秋霜. 2018

[8]三个黔育茶树品种的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王雨鑫,杨慧,刘建军,杨春,陈正武,马友力,邓燕莉. 2020

[9]膜分离对福建产不同茶类提取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林清霞,王丽丽,宋振硕,蔡淑娴,刘仲华,陈林. 2024

[10]超微绿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 陈晓阳,郑红发,曾贞. 2003

[11]茶叶微波固样技术研究. 黄建安,宁静. 2006

[12]两类绿茶及其超微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 陈晓阳,郑红发,曾贞. 2002

[13]永川秀芽茶生化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李春华. 1993

[14]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5]茶叶配套采制的经济效益分析. 龚淑英,尹军峰. 1993

[16]茶叶企业实施茶叶良好操作规范的效果验证. 温晓菊,鲁成银,林荣溪,马亚平. 2008

[17]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茶叶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何丹,曾婕,王金林,杨峥,付怿竹,杨志学. 2024

[18]水溶肥健力素在青花菜上的应用效果. 冯翠,钱巍,陈娟娟,陈志德,陈应柳. 2019

[19]海博氏生物液肥在茶园上的施用效果. 施自明,殷丽琼,冉隆珣. 2011

[20]摘除茶花对白化茶树春茶产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王静,石杨,张艳,董治军,曾廷廷,席亚楠,周顺珍,王家伦.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