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桔黄花色基因的QTL-seq遗传分析及InDel分子标记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戈

作者: 丁戈;陈伦林;邹小云;李书宇;熊洁;邹晓芬;宋来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桔黄花;QTL-seq;InDel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12 期

页码: 3983-39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黄色花株系16G097和桔黄色花株系J为亲本,回交获得BC1F1世代花色分离群体.对该分离群体的花色差异单株,通过混池分离分析法(BSA)与全基因组重测序(QTL-seq)技术,对桔黄色花性状调控基因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主要的候选区域位于甘蓝型油菜的C09染色体区域(C09:4.64~8.28 Mb).根据该区域的插入/缺失(InDel)变异位点,开发InDel分子标记,经过筛选获得与桔黄色花性状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2个(BnaC0919, BnaC0934),这个结果也验证了桔黄花色调控基因的候选区域.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分离桔黄花色调控基因的候选区段,并为甘蓝型油菜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利用QTL-seq技术定位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C8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柳海东,赵绪涛,杜德志. 2020

[2]118份春性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桔红花色位点鉴定. 张亚妮,姚艳梅. 2020

[3]利用QTL-seq定位萝卜肉质根根形指数QTL. 胡天华,魏庆镇,汪精磊,王五宏,胡海娇,严亚琴,包崇来. 2021

[4]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关系分析. 雷伟侠,范志雄,阮怀明. 2018

[5]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三系保持系新材料遗传机理初探. 刘念,蒙大庆,祝捷,徐凯,汤天泽,涂金星. 2020

[6]大白菜抗TuMV显性位点F_2的QTL-seq分析. 李国亮,张淑江,钱伟,李菲,章时蕃,张慧,方智远,孙日飞. 2019

[7]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性状相关分析. 雷伟侠,范志雄,阮怀明. 2019

[8]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无花瓣性状的遗传及其育种潜势. 吕忠进,傅寿仲. 1990

[9]利用QTL-seq定位番茄果实质量QTL. 魏凯,刘晓燕,曹雪,刘晓林,王晓甜,杨孟霞,王净,王孝宣,国艳梅,杜永臣,李君明,刘磊,舒金帅,秦勇,黄泽军. 2020

[10]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油菜阳离子积累特征. 龙卫华,高建芹,胡茂龙,陈松,张洁夫,戚存扣,张学昆,浦惠明. 2016

[11]基于QTL-Seq的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QTL定位. 韦敏益,马增凤,黄大辉,秦媛媛,刘驰,卢颖萍,罗同平,李振经,张月雄,秦钢. 2023

[12]大白菜抗TuMV显性位点F2的QTL-seq分析. 李国亮,张淑江,钱伟,李菲,章时蕃,张慧,方智远,孙日飞. 2019

[13]利用分子标记对‘淮稻5号’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 顾伟航,田佳琪,朱明超,文正怀,严卫古,王兴龙,张大兵,袁政. 2018

[14]甘薯IbAN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武传建,戚骁,李仁赛,封功成,苏静静,葛海军,马代夫,王爱民. 2017

[15]基于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赵庆英,张瑞娟,王瑞良,高建华,韩渊怀,杨致荣,王兴春. 2018

[16]基于SSR、InDel分子标记的红甜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蕊,刘乃新,吴玉梅,吴则东,兴旺,王秋红. 2019

[17]18个双孢蘑菇核心种质的重测序初步分析. 施肖堃,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陈美元,廖剑华. 2019

[18]玉米Rubisco活化酶基因ZmRCA1的序列变异分析. 宋燕春,石云素,程伟东,吴子恺,王天宇,黎裕. 2011

[19]基于重测序开发的InDel标记定位陆地棉矮化突变体. 季高翔,杜雄明何守朴,潘兆娥,龚文芳,贾银华,王立如,王朋朋,耿晓丽. 2018

[20]利用SSR和InDel标记构建白菜×芜菁分子遗传图谱. 赵湘,于拴仓,薛林宝,张凤兰,赵凡,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