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大豆套作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国
作者: 杨国;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张国宏;李城德;杨桂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大豆;沿黄灌区;连作障碍;品质;产出效果;生态效益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43-49
摘要: 应用土地当量比、产量当量、产值当量等不同量化指标,对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套作大豆产出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薯豆套作复合群体光合参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作物品质及调查间套作系统中杂草生长状况等,研究马铃薯间套作大豆的生理效应及微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套作大豆的模式(薯/豆)显著提高了日照利用率、≥10℃温度利用率、绿色期降水利用率及地面覆盖期利用率,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间作当量比、产值间作当量比分别为1.53和1.49。由于马铃薯对氮素和钾素吸收量大,而大豆对磷素比较敏感,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养分吸收互补特性,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化肥施用量。马铃薯/大豆连续套作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铃薯连作障碍;还能降低马铃薯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还原糖的含量,提高商品薯率、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马铃薯套作大豆栽培模式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西北沿黄灌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分类号: S532`S565.1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小麦生产的定位与发展对策. 乔蕊清,卫云宗,张松令,刘新月,丁国庆. 2003
[2]山西省小麦生产的定位与发展对策. 乔蕊清,卫云宗,张松令,刘新月,丁国庆. 2003
[3]山西省小麦生产的定位与发菜对策. 乔蕊清,卫云宗. 2003
[4]上市公司R&D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实证分析. 王玉春,郭媛嫣. 2008
[5]西北沿黄灌区不同作物间套作大豆产出效果分析.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 2013
[6]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连作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冯腾腾,黄怀成,陈飞,樊继德,魏猛. 2018
[7]不同肥料处理对重茬蒙黄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文剑,吴湾,杨晓亮,刘培京,张斌,王飞. 2017
[8]沿黄灌区玉米套种针叶豌豆栽培模式研究. 唐文雪,杨思存,马忠明. 2009
[9]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肥料适宜用量研究. 刘广才,马彦,姚雪竹,于涛,袁容敏,许德蓉. 2021
[10]甘肃沿黄灌区主栽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琛,袁俊秀,刘风,王炜. 2020
[11]沿黄灌区早熟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冯会文,焦堂国,陶兴林,陈彩霞,闫积卓,朱惠霞,刘明霞. 2019
[12]甘肃省沿黄灌区甜瓜种植区Cd残留初步调查. 孔维萍,程鸿. 2016
[13]甘肃沿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成因. 杨思存,车宗贤,王成宝,霍琳,姜万礼. 2014
[14]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舒乔生,谢立亚. 2000
[15]大菜子沟村种植沙棘综合效益的调查. 徐永昶. 2006
[16]稻田生态养殖青虾技术. 冯亚明,杨智景,顾海龙,邹凤芳. 2018
[17]丘陵坡地种植紫花苜蓿的生态、经济效益与前景分析. 刘亚柏,储国良,丁剑英,付反生,王敬根. 2001
[18]论草牧业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 方精云,景海春,张文浩,高树琴,段子渊,王竑晟,钟瑾,潘庆民,赵凯,白文明,李凌浩,白永飞,蒋高明,黄建辉,黄振英. 2018
[19]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的民勤县种植结构效益对比分析. 高雅灵,林慧龙,陈磊. 2019
[20]兰溪红壤区食用笋的研究. 柴锡周,傅庆林,罗永进,赵禄祥.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倒茬与秸秆覆盖对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金钰;谢奎忠;胡新元;董博;陈松虎
关键词:马铃薯;连作障碍;玉米倒茬;秸秆覆盖;根际土壤细菌群落
-
旱作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方彦杰;罗峰;刘培旺;董博;朱永永;韩儆仁;谭伟军
关键词:旱作;马铃薯;复合式耕作;技术规程
-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作者:杨如萍;贾贞;韦瑛;魏野畴;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宋雯雯
关键词:甘肃;大豆;生育期;生态特征;气象因子;农艺性状
-
兰州市西固区大豆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陈晓莉;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董博;杨如萍
关键词:大豆;品种(系);产量;西固区
-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作者: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熵权TOPSIS模型
-
大豆新品种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作者: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董博
关键词:大豆;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
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恺东;张凡巧;董博;段佳霖;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
关键词:AMMI模型;GGE双标图;大豆;稳定性;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