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与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春梅

作者: 王淼焱;弥岩;万方浩;刘润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昆虫;植物;菌根定殖;害虫控制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13 期

页码: 3481-3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与昆虫均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同植物关系密切,对植物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生态系统中则以AM真菌-植物-昆虫互作体系参预食物网与生态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开始研究AM真菌对昆虫的影响。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AM真菌与昆虫的相互作用。总结了AM真菌对昆虫取食偏好、生长、繁殖和对植物危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昆虫对AM真菌侵染、扩展和产孢的影响;分析了植物营养状况、昆虫性别、昆虫龄期和AM真菌种类等对AM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特点;探讨了AM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的机制;展望了利用AM真菌抑制植食性害虫、及促进天敌昆虫和部分传粉昆虫作用的可能性,旨在丰富菌根学研究内容、促进AM真菌与昆虫互作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探索生物防控农林业害虫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频振灯对蔬菜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及防虫效果研究. 金立新,陈春华,茹水江,王连平. 2006

[2]丛枝菌根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陈涛,段廷玉. 2021

[3]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孙羽. 2011

[4]利用植物的防御性 倡导害虫治理的新思路.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李慈厚. 2005

[5]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及其昆虫的影响. 董文霞,陈宗懋. 2006

[6]烟秆还田对水稻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 林开,李燕芳,李怡峰,肖汉祥,张扬,刘经贤,张振飞. 2019

[7]唇形科植物在害虫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首成英,赵晓珍,李冬雪,陈卓. 2018

[8]基于稀疏编码金字塔模型的农田害虫图像识别. 谢成军,李瑞,董伟,宋良图,张洁,陈红波,陈天娇. 2016

[9]内分泌干扰与害虫控制-以保幼激素为例. 顾晓军,田素芬,魏辉. 2013

[10]生物冰核与灾害防御的研究进展. 冯玉香,何维勋. 2003

[11]白三叶草对桃园害虫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郑效虎,周采文,李照会,张安盛. 2009

[12]RNAi技术控制害虫的机制与应用. 闸雯俊,李三和,周雷,刘凯,徐华山,陈志军,杨国才,刘凯,李培德,游艾青. 2017

[13]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孟祥霞,李敏,王幼珊,张美庆,郭玉梅. 2000

[14]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土传菌物病害抗性的研究进展. 高秀兵,陈娟,姚雍静,郭灿,王国华. 2010

[15]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16]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AMF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何跃军,吴春玉,何丙辉,丁贵杰,孙学广,高秀兵. 2016

[17]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祝文婷,陈为京,陈建爱,苗明升. 2013

[18]采煤沉陷地丛枝菌根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毕银丽,王瑾,孔维平,于淼,张晓燕. 2014

[19]大田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生长的影响. 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 2015

[20]贵州茶树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种属的形态特征. 邢丹,张爱民,李珍,陈娟,王振轩,涂逸洋,高秀兵.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