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垄种植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新波

作者: 梁新波;张晨;张冠初;戴良香;丁红;徐扬;李泽伦;石书兵;张智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油料作物;垄作;种植模式;光合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20-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究起垄种植模式下,不同垄行数对花生植株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一垄1行、一垄2行、一垄3行和一垄4行密度下不同垄行数种植方式田间试验,研究花生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光合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垄行数显著影响主茎高、侧枝长和叶面积指数,但对分枝数影响不显著。一垄1行种植模式下,主茎高、侧枝长和叶面积指数峰值时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4.02%~16.12%、3.07%~20.97%、28.33%~62.68%,一垄1行与一垄2行种植模式下花生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一垄2行种植模式下,花生Pn峰值滞后30天,其结荚期Pn较其他处理提高了11.24%~30.67%。一垄2行种植模式较一垄1行营养生长时间有所延长,光合积累量增加,产量提高了7.65%~24.52%。本研究结果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了技术途径。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Ⅰ.粮油菜种植模式. 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郑美荣,刘春萍,董恩省,谢文秀,曾令明. 2004

[2]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玉米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2013

[3]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玉米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2013

[4]贵州省小宗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及评价. 李正强,冉启湖,任庭波,郭贵敏. 1996

[5]‘航花2号’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温世杰,李杏瑜,洪彦彬,李少雄,周桂元,陈小平,梁炫强. 2017

[6]‘航花2号’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FAD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温世杰,李杏瑜,洪彦彬,李少雄,周桂元,陈小平,梁炫强. 2017

[7]重视花生生产 确保我国油脂安全. 万书波. 2008

[8]一种适用于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种油料作物种子的RNA提取方法. 孙海波,王智慧,刘学群,黄军艳,董彩华,刘胜毅. 2012

[9]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技术研究. 游兆延,顾峰玮,吴峰,胡志超,张玉岚,涂良斌. 2016

[10]丘陵山区黏土地花生5250kg/hm~2的栽培技术. 顾和平,蔺玮,江河,陈新,张红梅,刘春泉,陈伟. 2009

[11]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2024

[12]种植模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史磊,王延波,王金艳,王大为,肖万欣,赵海岩. 2015

[1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张向前,徐云姬,武盼盼. 2019

[14]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姝,王绍伦,刘海龙,吕永超,高华援,杨富军,李春雨,孙晓苹,宁洽,沈海波,张志民,王礼斌. 2019

[15]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菲,李洪霄,宫庆友,张晗菡,李海涛,刘霞. 2019

[16]新疆南疆地区林农复合间套作花生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李利民,苗昊翠,徐麟,高英,汪俊,宋羽,李翠梅,张龑,李玉姗,周琰,阿卜杜·热依木,吐逊江·艾买提. 2018

[17]花生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崔瑞,吴献国,崔立成. 2012

[18]施钙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林松明,张正,南镇武,孟维伟,李林,郭峰,万书波. 2019

[19]不同花生棉花间作配比下的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和收益研究. 杨菲,刘霞,李海涛,杨中旭,张正. 2021

[20]都市近郊中低产田鲜食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研究. 夏海勇,丁照华,董希文,孔玮琳,汤艳艳,张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