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美玲

作者: 戴美玲;向铁军;陈琪;卢盛杰;江涛;冯正锐;包小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肥模式;春茶产量;生化品质;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32-35

摘要: 为探讨茶园科学施肥技术,2019—2020年在湖南岳阳市茶园研究了施茶叶专用肥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茶农习惯施肥相比,施茶叶专用肥均可显著增加春茶产量,促进茶叶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树的经济效益;其中,施驱虫型有机肥模式增产提质效果最好,与不施肥和茶农习惯施肥相比,百芽重分别增加114.65%和58.60%,茶芽密度分别提高26.50%和20.83%,春茶(一芽一叶)产量为57.58 kg/667m2,分别增产164.01%和90.98%,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营养成分累积量最大,酚氨比最低,茶叶品质最好;而茶叶专用复合肥+驱虫型有机肥配施模式下茶树的经济效益最好,与不施肥和茶农习惯施肥相比产值分别增加2046.0和1778.8元/667m2,增幅分别为117.26%和88.41%.因此,施驱虫型有机肥模式适合在有机茶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而茶叶专用复合肥+驱虫型有机肥配施模式值得在成龄茶园中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吉波,钱杉本,刘雨菡,冉璐,彭达绪,黄修冬,冉酉琼,马立锋. 2023

[2]南方红壤区稻-稻连作体系下氮肥减施模式研究. 侯红乾,冀建华,刘光荣,刘益仁,刘秀梅,程正新,杨俊诚,文石林. 2012

[3]番木瓜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及经济效益分析. 解开治,徐培智,陈建生,张发宝,唐拴虎,顾文杰,黄旭,黄巧义. 2012

[4]水稻不同施肥模式的效益研究. 赵宏亮,王秋菊,迟力勇,李明贤,王萍. 2009

[5]不同施肥模式对沿南四湖区玉米产量、效益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谭德水,刘兆辉,江丽华,张骞,郑福丽,林海涛,高新昊,徐钰. 2011

[6]幼龄果园套种西瓜施肥模式碳足迹评价. 张雅诗,刘立生,任凤玲,文石林,孙楠,徐明岗. 2024

[7]不同时期轻修剪对中芽种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徐奕鼎,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张家侠,夏先江,孙钦玉,孙力. 2014

[8]春茶产量与修剪留叶技术的关系. . 1994

[9]改进茶园施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 吴洵. 1991

[10]改进茶园追肥方法;提高茶叶品质. 吴洵. 1984

[11]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黄菊青,官雪芳,郑炎,徐庆贤,王琦,钱蕾,郑怡,张臣心,汤铜华,赵孟涛. 2019

[12]高油酸花生干燥过程中荚果脱水与回潮特性的研究. 王传堂,韩宏伟,王志伟,吴琪,于树涛,吕正昊,宋国生,王菲菲,焦坤. 2021

[13]惠州地方特色茶的品质分析及发展建议. 唐颢,唐劲驰,车姚兴,黎健龙,李子辉,周波,刘嘉裕,卢天福. 2018

[14]花生生化品质与芽期抗逆性的相关性研究. 刘文强,王志伟,姜春姣,梁风建,孙昊杰,曲春娟,王欢,王传堂. 2023

[15]不同修剪模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文杰,鲍新民,雷攀登,方吴云,吴琼,徐奕鼎,陈立平,王成. 2013

[16]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品质特征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卓敏. 2010

[17]不同光质对红茶萎凋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化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唐敏,翟秀明,杨娟,刘翔,谷雨,袁林颖,钟应富,黄尚俊. 2019

[18]γ射线辐照对水产品保鲜作用的研究. 王传耀,高美须,李淑荣. 1999

[19]施用红绿橙叶面肥对花生产量、生化品质和种用品质的影响. 刘文强,王列,李金山,陈守云,许志红,许峰,庾月芬,王传堂. 2022

[20]松萝茶产区半烘炒型名优绿茶鲜叶原料适制性研究. 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廖万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