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树森

作者: 刘树森;马红霞;郭宁;石洁;张海剑;孙华;金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黄淮海地区;病原菌检测;优势种;镰孢菌;腐霉菌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62-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组成及优势种,为病原菌致病机制、抗性育种及茎腐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2017年采集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3个省(河北、河南、山东)的玉米茎腐病样本850份。通过形态学、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对病组织分离物进行鉴定,并采用上述引物直接检测病组织。整合分析分离物鉴定法和组织分子检测法的结果以确定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主要病原菌在各省间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年度的检出率,揭示主要病原菌的种群动态变化;分析单个样本中病原菌的检出率,探讨多种病原菌的共存模式。【结果】有667份样本检测出真菌或卵菌,占总样本的78.47%;年度间样本检出率存在差异,2014年的检出率不足50%,而2015—2017年的检出率相近,均高于90%。在所有样本中共检出20属46种真菌或卵菌,其中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检出率最高,为89.96%,包括禾谷镰孢复合种(F.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亚粘团镰孢(F. subglutinans)、尖镰孢(F. oxysporum)、黄色镰孢(F. culmorum)、藤仓镰孢(F. fujikuroi)、变红镰孢(F. incarnatum)、木贼镰孢(F. equiseti)和茄镰孢(F. solani)11个种;腐霉菌(Pythium spp.)的检出率为34.18%,包括芒孢腐霉(P. aristosporum)、禾生腐霉(P. graminicola)、棘腐霉(P. acanthicum)、孤雌腐霉(P. amasculinum)和寡雄腐霉(P. oligandrum)5个种。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芒孢腐霉和层出镰孢为4种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依次为62.07%、46.93%、29.09%和28.04%,其中拟轮枝镰孢为优势种。各省之间,上述4种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拟轮枝镰孢在河北省的检出率为73.98%,明显高于该菌在河南省和山东省的检出率;禾谷镰孢复合种在3个省的检出率相近;层出镰孢和芒孢腐霉在山东省的检出率分别为35.78%和34.31%,均高于在其他两省的检出率。同一省份不同年度上述4种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呈动态变化,其中任何一种病原菌均有可能上升为优势种。进一步分析表明,单个样本中可以检测出一种或多种病原菌,检测出1种菌的样本占38.38%,检出2种和3种病原菌的样本分别占29.24%和19.04%;2种及以上病原菌共存以镰孢菌和腐霉菌、镰孢菌和镰孢菌模式为主。【结论】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芒孢腐霉和层出镰孢,其中拟轮枝镰孢为优势种;拟轮枝镰孢在河北省的检出率最高,层出镰孢和芒孢腐霉在山东省的检出率最高,禾谷镰孢复合种在3个省的检出率相近;单个样本中存在多种病原菌共存的模式。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种质对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丁新华,宋子硕,杨杰,高国文,付开赟,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 2022

[2]新疆绿洲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丁新华,宋子硕,蒋旭东,付开赟,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郭文超,杨杰. 2023

[3]山西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王富荣,傅玉红,陈永欣. 1992

[4]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吴海燕,孙淑荣,范作伟,刘春光,杨天宇,朱景辉. 2007

[5]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何婧,王晓鸣. 2009

[6]山东省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致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刘新,任凤山,徐晓辉,孙红炜,李凡,杨淑柯,郝超峰,路兴波. 2021

[7]宁夏地区玉米镰孢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小杰,王春明,周天旺,刘浩,沈瑞清,李敏权,郭成. 2021

[8]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 马红霞,张海剑,孙华,石洁,陈丹,郭宁. 2017

[9]套作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相互侵染关系研究. 李红菊,李晓迪,陈思怡,戴浩,常小丽. 2020

[10]黄瓜霜霉病及寄主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徐世成,王鹤冰,冯俊杰,向华丰,吴梦丹,王志敏,魏大勇,张洪成,汤青林. 2022

[11]拮抗菌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国景,高迪明. 2001

[12]大豆品种对四种腐霉菌的抗性研究. 魏崃,李文滨,韩英鹏,唐晓飞,楼兵干. 2010

[13]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雨翔. 2013

[14]腐霉菌侵染条件下大豆下胚轴中PAL和POD活性的变化. 于洪久,朱洪德,刘丽君,唐晓飞,魏崃. 2012

[15]玉米茎腐(青枯)病的病理反应与优势原菌演替的关系. 高卫东,戴法超,林宏旭,王晓鸣. 1996

[16]北京地区主要草坪病害的调查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王淑芝,齐淑华,袁会珠. 2005

[17]中美两国玉米茎腐病(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吴全安,朱小阳,王晓鸣,R.L.Clark. 1990

[18]玉米青枯病病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效应. 陈绍江,宋同明,吴全安. 1997

[19]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一)芹菜根腐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新型防治技术. 石延霞,孟姗姗,陈璐,谢学文,柴阿丽,王慧君,李宝聚. 2014

[20]一株大豆腐霉菌(PSHHl)rDNA的ITS序列鉴定. 张瑞萍,王家军,魏崃,张武,栾晓燕,唐晓飞,刘鑫磊.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