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苹果园三种地面管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昆虫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文涛

作者: 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程存刚;李壮;赵德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果园生草;自然生草;土壤理化性状;昆虫群落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55-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辽西地区苹果园的地面管理模式,明确相关地面管理模式对果园绿肥、土壤和昆虫群落的影响。【方法】针对该地区苹果园气候、生态特点及病虫害综合控制需要,组建清耕、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3种果园地面管理模式。绿肥、土壤和昆虫群落等相关指标数据的采集分别采用特定方法、定期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数据对比明确不同模式对相关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生草栽培地面管理模式能较好地保持和调蓄土壤水分,有效缓解果园旱情,并且在保持土壤肥力、修复果园生态、提升昆虫丰富程度等方面优于清耕模式。两种生草模式中自然生草在保水、保肥、保温方面各项数据与人工种植三叶草模式相近,但在地面覆盖速度、草株高度和产草量方面具有优势,其杂草种类也经过多年的自然汰选,适应区域气候。【结论】3种地面管理模式中自然生草更适合在辽西苹果园内推广。

分类号: S661.1

  • 相关文献

[1]管理方式对罗汉果园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卢家仕,韦昌联,王灿琴,黄卓忠. 2007

[2]苹果园行间自然生草的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聂佩显,李国栋,曾文官,薛晓敏,刘雪梅,高文胜. 2023

[3]生草对苹果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 赵雪睛,谌爱东,李向永,赵高慧,龚声信. 2011

[4]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李会科,李金玲,王雷存,曹卫东,梅立新. 2011

[5]苹果园昆虫群落时间格局及防治研究. 石万成,刘旭,谢辉. 1990

[6]无公害苹果园昆虫群落变化动态研究. 秦立者,李保国,徐国良,杜纪壮,尼群周. 2006

[7]施药与生草管理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相对稳定性的影响. 张林林,许长新,焦蕊,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 2020

[8]自然生草对‘贵人香’葡萄产量、品质与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史祥宾,刘凤之,王孝娣,王宝亮,郑晓翠,魏长存,何锦兴,王海波. 2016

[9]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魏树伟,王少敏,张勇,冉昆,王宏伟. 2015

[10]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五味子园土壤特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荣涵,艾军,王月,石广丽,李昌禹. 2020

[11]铁核桃凋落物对我国南方常见杂草的抑制效果. 张鸿志,马红叶,张文娥,潘学军. 2022

[12]杨梅园自然生草对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梁森苗,王勤红,倪国富,钱丽萍,赵贤生,戚行江. 2012

[13]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詹杰,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2018

[14]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詹杰,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2018

[15]苹果园自然生草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许长新,张金平,郝宝锋,于丽辰,贺丽敏,焦蕊. 2009

[16]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焦蕊,赵同生,贺丽敏,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2008

[17]梨园生草对梨木虱和梨黄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量的影响. 冉红凡,马爱红,杨小凡,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 2022

[18]杏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端,刘志琨,陈雪峰,景晨娟,李亚囡,董辉,武晓红. 2022

[19]生草对苹果园根际土壤、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林林,焦蕊,于丽辰,李立涛,许长新,刘金利,贺丽敏. 2022

[20]不同耕作方式对酿酒葡萄园土壤、树体生长、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朱蕾.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