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几种花生害虫的防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富军

作者: 杨富军;曲明静;李晓;王绍伦;杜龙;高华援;陈小姝;刘海龙;李春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赤霉素;氯虫苯甲酰胺;虫害防效;出苗率;增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6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5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吉花19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6个赤霉素浓度和氯虫苯甲酰胺800倍液混配处理,以清水、30mg/L赤霉素和氯虫苯甲酰胺800倍液为对照进行拌种,研究其对花生出苗情况、防虫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相较于氯虫苯甲酰胺800倍液单剂处理,6种混配组合出苗率提高了0.34%~5.17%,增产0.08%~12.44%。部分混配组合明显增强了吉林省蛴螬、棉铃虫和斜纹夜蛾3种主要花生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6.66、9.68和7.89个百分点,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赤霉素浓度控制在20~40mg/L范围内,其与氯虫苯甲酰胺800倍液混配时花生出苗情况、防效及产量俱佳。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6种生物刺激素对水稻吸收氯虫苯甲酰胺的影响. 周春丽,万群,程金金,蒋文奇,刘嘉楠,陆顺,张国,于居龙,曹崇江,余向阳. 2023

[2]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 赵美华,薛娟,逯保德. 2009

[3]赤霉素对不同类型人参种栽出苗及生长的影响. 王新雅,李晖,温健,孙文松. 2022

[4]高油酸花生新品系丰产性与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田间评价. 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王志伟,宫清轩,冯昊,杜祖波,李秋. 2019

[5]品种和包衣处理对播种出苗期低温高湿条件下花生出苗的影响. 王传堂,王志伟,宋国生,李坤,盛广为,杜祖波,李哲,吴琪,于树涛. 2021

[6]花生种质资源出苗期耐低温性鉴定方法及应用. 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陈锋,姜慧芳. 2014

[7]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谢明惠,陈浩梁,张光玲,林璐璐,苏卫华. 2017

[8]花生一年两熟地膜覆盖增产增效研究. 陆正明,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宋筱康,李正强. 2015

[9]绿野丹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简报. 钱久衍. 2006

[10]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11]芸乐收在花生上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刘宝传,徐兆春,徐德坤,公义,董娟华,徐劲松,李丽莉. 2018

[12]花生施用土地乐肥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志伟,康树立,孟祥波,于树涛,付春,荆建国,李振华,王军,胡廷会,王传堂. 2021

[13]花生连作土壤土层置换式深翻犁的设计与试验. 张宁宁,康建明,张春艳,王小瑜,彭强吉,张正,万书波. 2024

[14]连作花生异地换种增产原因分析. 孙鸿文. 2015

[15]多联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李晓芝,王占武,刘彦利. 2000

[16]花生异地换种增产原因分析. 孙鸿文. 2015

[17]白间黑地膜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隋启功,尹山云,马立平,刘炳福. 2005

[18]富硅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研究. 武伦福,简华强,李允中,柯玉诗,张壮塔,黄小红,肖参明,梁文兴,谢汝君. 1999

[19]花生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研究. 王海新,苏君伟,颜景波,赵艳,安玉明,阚洪江,李楠,王慧新. 2014

[20]花生压苗物理刺激试验研究. 王慧新,苏君伟,颜景波,吴占鹏,蔡力夫,李楠,吴金桐.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