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毅
作者: 孙毅;万方浩;姬金红;刘建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七星瓢虫;人工卵赤眼蜂蛹;人工大量饲养;取食刺激剂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1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139-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规模化饲养七星瓢虫的结果表明:①人工卵赤眼蜂蛹基本上能满足七星瓢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并能正常羽化,但发育历期延长2.7d,蛹重降低。②成虫取食人工卵赤眼蜂蛹后,产卵前期、产卵期、总产卵量分别为12.3d、45.6d和1589.7粒,与蚜虫对照组差异显著。③用人工卵赤眼蜂蛹连续饲养七星瓢虫至6代时,生殖力有明显退化。④幼虫期饲喂人工卵赤眼蜂蛹、成虫期饲喂蚜虫与幼虫期及成虫期均用蚜虫饲喂的七星瓢虫具有相似的生殖力。⑤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成虫,添加取食刺激剂(5%的蔗糖+0.1%橄榄油)后,其生殖力接近用蚜虫饲养的水平。综上所述,人工卵赤眼蜂蛹可满足幼虫的生长发育,但对成虫的生殖力有一定影响;连代饲养后出现退化现象,这些影响主要是成虫产卵前期的营养得不到满足,可通过在成虫期添加取食刺激剂或成虫产卵前期改喂蚜虫解决。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七星瓢虫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 孙毅,万方浩. 2000
[2]七星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孙毅,万方浩. 1999
[3]烟青虫人工大量饲养技术的研究. 吴孔明,罗术东. 2007
[4]利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代饲养东亚小花瓣的比较研究. 郭建英,万方浩,吴岷. 2002
[5]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的可行性. 侯茂林,万方浩,刘建峰. 2000
[6]利用桃蚜和人工卵赤眼蜂蛹连代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比较研究. 郭建英,万方浩,吴岷. 2002
[7]七星瓢虫抗药性与其酯酶及酸性磷酸酯酶的相关性. 杨雨环,金剑雪,程英,李凤良,李文红. 2014
[8]抗吡虫啉七星瓢虫对蚜虫捕食的功能性反应. 金剑雪,李凤良,程英,秦冠男. 2012
[9]七星瓢虫对豆蚜的功能反应. 金剑雪,李凤良,程英,李忠英. 2011
[10]七星瓢虫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 金剑雪,李凤良,程英. 2013
[11]七星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金剑雪,程英,李凤良. 2012
[12]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幼虫的敏感性测定. 金剑雪,程英,李忠英,李凤良. 2009
[13]十三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的毒力研究. 宋化稳,慕立义,王金信. 2001
[14]七星瓢虫规模化生产与释放的应用效果. 周宇航,程英,金剑雪,李文红,李凤良. 2017
[15]蚕豆蚜饲养七星瓢虫的方法研究. 金剑雪,程英,李凤良,李忠英,陈祥盛. 2010
[16]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17]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孔琳,李玉艳,王孟卿,刘晨曦,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2019
[18]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19]不同方式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茶蚜捕食功能研究. 刘超,徐翔,肖科军,伍兴隆,刘虹伶,尹勇,黄琼,蒲德强. 2021
[20]功能植物金盏菊对七星瓢虫温室定殖控害的增效作用研究. 马亚云,张帆,王甦,邸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ZDJ-200型全自动木耳菌包装袋窝口插棒一体机
作者:谢剑;王丽君;孙毅民;刘乃建;张佰阳;孙毅;陈勇
关键词:木耳菌包;装袋机;单工位;智能化
-
昆虫病原线虫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田海艳;刘桂清;曹梦宇;张静航;刘双清;张亚;张毅波;张桂芬;万方浩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害虫综合治理;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
-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作者:张桂芬;张毅波;冼晓青;李萍;刘万才;曾娟;刘慧;黄聪;王玉生;卞悦;李亚红;王田珍;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成虫发生期预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预报;紫外光灯光诱捕
-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植物提取物调控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作者:辛满喜;孙余卓;刘建峰;刘秀娟;李文婷;张春华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甲烷排放;文献计量学;反刍动物
-
番茄潜叶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TabsGSTs2的克隆及与α-番茄碱的分子对接分析
作者:周昕雨;李金萍;黄聪;许博;崔建臣;万方浩;张毅波;桂富荣;张桂芬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α-番茄碱;谷胱甘肽-S-转移酶;解毒代谢;分子对接
-
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格局与扩散模式
作者:温宏伟;王瑞;郭建英;陆永跃;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红火蚁;驱动因子;扩散;分布格局
-
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作者:沈雷;高建操;聂志娟;郑兆伟;胡佳雯;邵乃麟;孙毅;徐钢春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氨氮;亚硝酸盐氮;同化途径;亚硝酸盐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