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晾烟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培刚

作者: 戴培刚;罗成刚;唐义芝;陈维建;张华述;程立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晒晾烟;农艺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441-4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8个优良的晒晾烟品种(系)为亲本,配置完全双列杂交,进而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学方法,对晾晒烟株高、叶数、节距、腰叶长、腰叶宽以及茎围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农艺性状遗传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都起重要作用,但所占比例有所不同,腰叶长和叶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而株高、节距、腰叶宽和茎围性状显性效应起主要作用;6种重要农艺性状狭义遗传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腰叶长>叶数>株高>节距>腰叶宽>茎围,其中,腰叶长和叶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分别为0.35和0.33,适合进行早代选择。另外,估算了供试材料的遗传效应值,并对各亲本及组合的育种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本研究为晒晾烟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部分晒晾烟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 刘岱松,黄凯,吴自友,石方斌,李建平,曹景林,吕培军,王志德. 2013

[2]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王瑞清,曹连莆,李诚,邵红雨,李春艳. 2009

[3]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代晓华,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4]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龚红兵,陈亮明,刁立平,盛生兰,林添资,杨图南,张荣铣,曹树青,翟虎渠,戴新宾,陆巍,许晓明. 2001

[5]渐渗系IL6的遗传评价和渗入片段的鉴定. 王为. 2009

[6]小麦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毕晓静,史秀秀,马守才,韩芳,亓佳佳,李清峰,王志军,张改生,牛娜. 2013

[7]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生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晓帅,梁明磊,胡长敏,王嵩,倪皖莉,江建华. 2016

[8]北方杂交粳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小婉,王先俱,商文奇. 2022

[9]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和关联性分析. 王慧茹,王光达,昌小平,杨德龙,景蕊莲. 2013

[10]转Bc/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吴成君,任贤,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 2005

[11]外源转入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规律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丁文静,魏亦勤,叶兴国,杜丽璞,徐惠君. 2007

[12]小麦类病斑突变体lm452的生理和遗传特性分析. 温晓兰,胡人月,张博文,姚丹妤,彭文涛,万小能,王秀媛,袁军海,刘小粉,孙果忠. 2023

[13]一个结球甘蓝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缪体云,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袁素霞,孙培田. 2008

[14]云南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曾亚文,申时全,徐绍忠,文国松,罗龙,程德兵,王象坤,李自超,普晓英. 2004

[15]杂交谷子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赵芳,张晓磊,魏玮,赵治海,王晓明,宋国亮. 2021

[16]糯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陈坚剑,李向楠,吕桂华,吴振兴,郭国锦. 2021

[17]大麦白化颖壳突变体的遗传、生理及品质分析. 杨建明,贾巧君,汪军妹,吴宽然,陈和,乔海龙,华为. 2013

[18]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段有厚,卢峰,王少科,邹剑秋. 2012

[19]察雅折达29×偃展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王新宁,杜旭烨,李斌,王振林,贺明荣,李安飞,贾继增,孔令让. 2010

[20]短季棉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