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惠玉

作者: 李惠玉;金艳;凌建忠;刘尊雷;程家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虾类群落;环境因子;东海;黄海;多元统计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659-16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2020年5月利用海洋科学调查船在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26°30′—35°00′N、120°30′—127°00′E)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该海域的虾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虾类29种,隶属于11科19属;优势种为长角赤虾、细螯虾、大管鞭虾、脊腹褐虾、假长缝拟对虾、东海红虾和鹰爪虾,这7个优势种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82.9%,丰度占总丰度的90.8%。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分为A(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组群)、B(东海北部外海组群)和C(东海中部组群)3个组群。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显示,A和B、A和C、B和C之间均呈现显著差异,相异性分别为92.2%、95.8%、91.6%。A组群典型种为鹰爪虾、脊腹褐虾、细鳌虾和葛氏长臂虾,B组群典型种为大管鞭虾,C组群典型种为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东海红虾和高脊管鞭虾。A、B和C组群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差异显著,且C组群值显著高于A和B;组群间理化因子和底质类型差异显著。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底层温度、底层盐度、水深和底质是影响虾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团特征与底质类型对东海、黄海春季虾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分类号: S931.1

  • 相关文献

[1]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肖欢欢,张崇良,徐宾铎,薛莹,刘鸿,李增光,任一平. 2017

[2]试论大银鱼移殖北京水域的可能性. 廖集裕. 1991

[3]东、黄海星康吉鳗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麻秋云,牟秀霞,任一平,孙远远. 2018

[4]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戴芳群,朱玲,陈云龙. 2020

[5]南黄海、东海鲐鲹鱼索饵场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陈亚瞿,徐兆礼. 1990

[6]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刘勇,李圣法,程家骅. 2006

[7]东海及黄海南部带鱼的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刘勇,程家骅,贾世广. 2021

[8]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 刘勇,程家骅. 2017

[9]黄、东海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 JIA Hai-bo,孙耀,ZHAO Mei-xun,杨作升,TANG Qi-sheng. 2008

[10]东、黄海2000年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勇,李圣法,陈学刚,程家骅. 2007

[11]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010

[12]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凌建忠,郑元甲. 2000

[13]东海、黄海底层鱼类数量分布季节变化的因子分析. 刘勇,程家骅. 2008

[14]由东海、黄海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重建200a以来初级生产力历史记录. 蔡德陵,孙耀,张小勇,苏远峰,吴永华,陈志华,杨茜. 2014

[15]东黄海大黄鱼洄游路线的研究. 徐兆礼,陈佳杰. 2011

[16]依据大规模捕捞统计资料分析东黄渤海白姑鱼种群划分和洄游路线. 徐兆礼,陈佳杰. 2010

[17]黄东海生态系统食物网连续营养谱的建立:来自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结果. 蔡德陵,李红燕,唐启升,孙耀. 2005

[18]东,黄海Ti鱼集群分布模式的研究. 林德芳. 1997

[19]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姜会超,陈海刚,宋秀凯,刘宁,何健龙,程玲,王月霞. 2015

[20]苏州七浦塘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分析. 陈延松,刘宁,赵秀侠,张龙江,赵志强,唐晓燕,刘臣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