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斯捷连科氏菌对仿刺参的致病性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晓红

作者: 徐晓红;高祥刚;鹿志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仿刺参;涅斯捷连科氏菌;致病性;防治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3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05-2007年在大连、营口地区室内养殖仿刺参幼参阶段发生附着基和池壁变红现象,同时伴随池内幼参体壁溃疡、死亡。对变红的附片和患病幼参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均分离出一株在TCBS和2216E培养基上显示绝对优势的桔红色菌株。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仿刺参具有一定致病性。通过菌株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rRNA分析,鉴定该优势菌为耐盐捏斯连科菌。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5~37℃、最适合生长pH 7.6~8.0、食盐质量分数超过6%生长最旺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先锋V、先锋必、先锋Ⅵ、先锋孟多、头胞氯氨苄、新霉素、万古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呋南妥因、萘啶酸、氟嗪酸、氟罗沙星显示高度敏感,对头胞噻肟和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分类号: S947.9

  • 相关文献

[1]玫烟色棒束孢菌对茶芽粗腿象甲杀虫效果初探. 包强,肖蕾,周品谦,李耀明,欧高财,王沅江. 2020

[2]池塘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含物、附着基和底泥中的菌群结构及其相关性. 李彬,廖梅杰,荣小军,张正,王印庚,陈贵平,王岚,范瑞用. 2016

[3]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姜北,薛克,周遵春,潘玉洲. 2010

[4]温度和溶解氧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5]基于MethylRAD-Seq技术对仿刺参DNA甲基化图谱的研究. 李玉强,王睿甲,李语丽,孙红振,李仰平,牟闯,吕佳,王师,包振民. 2018

[6]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徐蕾,宋清平,杨爽,于明明,王远红,姜廷福,吕志华. 2018

[7]仿刺参养殖区泥样中灿烂弧菌拮抗菌的快速筛选及其保护作用. 陈四清,李杰,韩茵,唐磊,白海盟,刘长琳,邹安革,祁自忠. 2014

[8]仿刺参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谭杰,孙慧玲,刘萍,杨爱国,燕敬平,刘志鸿,周丽青. 2007

[9]仿刺参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谭杰,孙慧玲,刘萍,杨爱国,燕敬平,刘志鸿,周丽青. 2007

[10]仿刺参成参体腔细胞酚氧化酶的生化与酶学特性研究. 肖瑶,蒋经伟,李石磊,董颖,周遵春. 2021

[11]仿刺参硫酸软骨素合酶1基因克隆及灿烂弧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模式分析. 谭颜廷,葛建龙,廖梅杰,荣小军,王锦锦,李彬,赵岩峰,王印庚,王璐. 2024

[12]仿刺参硫氧还蛋白基因在灿烂弧菌和鳗弧菌刺激下的应激表达特征. 吕新芳,孔令明,王学广,张晓雨,王文泉,杜宗军,李玉春. 2015

[13]3个仿刺参地理种群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 谭杰,孙慧玲,刘萍,杨爱国,燕敬平,刘志鸿,周丽青. 2007

[14]中国仿刺参产业发展概况与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分析. 曹荣,张媛,杨敏,王联珠,刘淇. 2023

[15]微生态制剂对仿刺参室内育苗中换水频次的影响. 贾治超,于刚,秦传新,杨铿,杨莺莺,黄建华,白东清,刘雁. 2015

[16]养殖仿刺参霉菌病的病原初探. 张春云,陈国福,闫培生,徐仲,王印庚. 2010

[17]不同蛋白源饲料对仿刺参幼参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于建华,周玮,赵志刚. 2015

[18]仿刺参SARM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 孙红娟,陈仲,贺迪,高杉,王摆,关晓燕,蒋经伟,董颖,周遵春. 2021

[19]仿刺参幼体烂胃病及其致病原鉴定. 王印庚,孙素凤,荣小军. 2006

[20]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mtDNA三个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李颖,刘萍,孙慧玲,马甡,高天翔,王清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