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忠鑫

作者: 张忠鑫;王学芳;董育红;杨莉;郑磊;关周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烯效唑;多效唑;苗期性状;抗倒性;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142-144,148

摘要: 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油菜苗期性状、成熟期抗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T1C1、T1C3可有效降低油菜幼苗薹高,使其叶片数增加,根茎变粗,有助于冬前苗期壮苗,提高油菜耐寒性;(2)各处理均能降低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和倒伏指数,提高抗倒性;(3)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可以降低千粒重,增加单株角果数,对每角粒数影响不显著,仅T3C1和T3C3处理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4)T3C1、T3C3处理既可增加幼苗绿叶数、根茎粗,降低薹高,有助于培育壮苗,提升幼苗耐寒性,又可降低成熟期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增强抗倒性,提高产量。考虑到烯效唑的降解速度快于多效唑,使用安全性高,烯效唑在秦优1699上的使用效果略优于多效唑,建议生产上使用烯效唑,即用80 mg/L浓度烯效唑,在6~7叶期(T1)+5~7 cm薹高期同时喷施效果最好。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油-稻共生期对谷林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伟,叶川,肖国滨,陈明,李亚贞,黄天宝,肖小军,刘小三,朱昌兰. 2015

[2]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关周博,王学芳,董育红,田建华,韦世豪,李少钦,张文学,李殿荣. 2014

[3]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6

[4]“劲丰”对超级稻淮稻9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杜小凤,吴传万,杨文飞,王伟中,魏宁. 2012

[5]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朱云林,杨文飞,钱新民,王伟中. 2012

[6]矮壮素、烯效唑和多效唑对水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姜龙,曲金玲,孙国宏,白艳凤,孟祥海,姜宝杰,孙远卓,董韩骁骐. 2018

[7]高氮水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同化物和肥料分配的影响. 解备涛,张海燕,汪宝卿,段文学,曲学勇,张立明. 2020

[8]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及提高产量的效果. 沈岳清,盛敏智,盛亚红,曹惠芳,尹继春. 1990

[9]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华,穆婷婷,杨金慧,高翔. 2023

[10]多效唑拌种对小麦形态及增产效应探讨. 黄胜东,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1]多效唑对小麦主要性状调控效应的研究. 黄胜东,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2]多效唑拌种对糜子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瑞锋,梁海燕,李海,杨如达. 2015

[13]GC/ECD测定葡萄中多效唑和烯效唑的残留. 徐国锋,聂继云,李静,李海飞,闫震. 2014

[14]烯效唑与多效唑的药效比较. 黄海,唐常青,方金豹. 1994

[15]不同药剂对槟榔幼苗的矮化效应. 周焕起,刘小玉,付登强. 2021

[16]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姜荷花的矮化效果. 丁华侨,刘建新,王炜勇,邹清成. 2013

[1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的矮化效应. 覃柳燕,郭成林,田丹丹,韦莉萍,李朝生,李宝深,何章飞,吴启军. 2024

[18]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物学效应. 王熹,俞美玉,陶龙兴. 1993

[19]生长延缓剂对槟榔苗期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杨福孙,孙爱花,王燕丹,周兆德,符常明. 2009

[20]环境条件对稀效唑及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陶龙兴,王熹.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