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不同类型不育系异交习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华凤

作者: 赵江海;何强;舒服;张武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粳稻不育系;异交习性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0 年 S1 期

页码: 482-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籼稻三系不育系金23A为对照,粳稻恢复系C418作父本,对5个粳稻两系、BT型和滇型不育系的异交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粳稻不育系均在开颖历期、开颖角度、柱头活力和包颖粒率等性状上表现比籼稻三系不育系要好,但其柱头外露率较低,花时相对较迟而分散,与父本的花时吻合性差。粳稻不育系中,两系不育系单株开花历期持续时间比三系的长,滇型的比BT型的长;两系不育系日开花相对分散,三系的相对集中在09:30—14:00时段;柱头外露率以滇型三系不育系为最高,超过70%,其次是两系,以BT型的为最低,低于30%。研究根据异交习性的差异,将现有粳型不育系分为3种类型,并分析提高各类型杂交制种产量的措施,讨论了从根本上解决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的技术策略。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三系粳稻不育系徐9201A的开花习性及其高产繁殖制种关键技术. 郭荣良,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吴玉皊,王友霜,胡婷婷,刘超. 2010

[2]BT型粳稻不育系沪旱2A机插秧高产繁殖技术. 龚丽英,刘国兰,刘毅,方江林,黎良通,罗利军,余新桥. 2013

[3]优质粳稻不育系辽20A开花特性研究. 苏玉安,王彦荣. 2018

[4]矮秆多穗型粳稻不育系5016A的选育与利用. 王林友,袁勤,张利华,张礼霞,王建军. 2005

[5]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10

[6]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的选育与利用. 吴明国,林建荣,阮关海,李春寿. 2005

[7]晚粳稻不育系春江77A的选育. 林建荣,吴明国,宋昕蔚,阮关海,李春寿. 2007

[8]晚粳稻不育系庆丰A的选育与利用. 王林友,王建军,张礼霞,金庆生,张利华. 2008

[9]早花时矮秆早熟晚粳不育系春江16A的选育与利用. 林建荣,吴明国,阮关海,李春寿,宋昕蔚. 2006

[10]大穗型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26A的选育与利用.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阮关海,李春寿. 2007

[11]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研究.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黄宗洪,潘建慧,吴先军. 2012

[12]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遗传及其改良Ⅱ.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 袁隆平. 1996

[13]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遗传及其改良:II.水稻异交习性的变异. 袁隆平. 1996

[14]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的群体改良研究——Ⅰ.不同群体改良方法对柱头外露率的改良效果. 袁隆平. 1998

[15]粳稻淡黄绿叶标记不育系选育初报. 陈益海,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乔中英. 2005

[16]优质粳稻三系不育系辽11A的选育. 张满利,王彦荣,苏玉安,何娜,马作斌. 2016

[17]BT型长粒粳稻不育系常01-11A的选育及应用. 钟卫国,王雪刚,赵品恒,苏月红,俞良,季向东,李标,端木银熙. 2014

[18]粳稻淡黄绿叶标记不育系选育及其应用. 王建平,谢裕林,朱勇良,陈益海,乔中英,黄萌,陈培峰. 2010

[19]长粒型优质抗病粳稻不育系长粳1A的选育. 沈希宏,程式华,曹立勇,傅秀民,占小登. 2013

[20]中粳不育系春江36A的选育与利用.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阮关海.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