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黑木耳不同栽培方式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岩岩
作者: 刘岩岩;李红;刘俊杰;宋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57-59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辽宁省黑木耳行业的经济产值,深入开展黑木耳立体栽培模式研究。[方法]本试验以黑木耳2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黑木耳的污染率,生物转化率、生产成本及总产值。[结果]大棚立体栽培模式下的黑木耳污染率为2%、生物学转化率为105%,每公顷地产干耳约42 970 kg,总产值达300.79万元;露地栽培模式下的黑木耳污染率5%、生物转化率为101%,每公顷地产干耳6 900 kg,总产值仅41.4万元。[结论]黑木耳立体栽培模式对我省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分类号: S646.6
- 相关文献
[1]秸秆栽培黑木耳研究进展. 张鹏,邹亚杰,赵鹤,潘春磊,于海洋,王延锋. 2021
[2]桃树枝栽培黑木耳比较试验. 范丽军,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田芳芳,蔡为明. 2015
[3]利用亚麻屑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 王金贺,关凤芝,吴广文,史磊,赵鹤,王延锋,刘姿彤,张鹏,盛春鸽. 2015
[4]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施礼,邹玉亮,潘祖华,金群力,冯伟林. 2016
[5]利用柞蚕场轮伐柞枝栽培黑木耳的研究. 温志新,李学军,孟楠,米锐,孙永新,马淑慧,李亚洁,李树英,都兴范. 2015
[6]辽宁地区天然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 吕立涛,宋莹,张敏,刘娜,李跃,刘振盼,王学文,姚荣升. 2022
[7]南方黑木耳双棚三效设施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施礼,蔡为明,周海涌,潘祖华,金群力. 2011
[8]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9]设施大棚“蚕豆/黄秋葵/芹菜+丝瓜+番茄”周年种植模式. 唐明霞,程玉静,花印梅,陆忠恒,邱卫池,王金明. 2016
[10]德宏州1年3熟制高效栽培模式. 马芙蓉,张建华,王云美. 2017
[11]广西一年两熟葡萄栽培的气候基础. 李杨瑞,谢太理,黄江流,曹慕明,梁声记. 2008
[12]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王晓明,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1998
[13]徐州地区西葫芦高效栽培及潜力品种推荐. 梅燚,刘哲,杨金明,廖开志,苏小俊. 2015
[14]云南甘蔗电脑专家系统栽培管理模式研究. 张跃彬,刘少春,王斌. 2000
[15]黑木耳栽培袋开孔应注意的问题. 修翠娟. 2012
[16]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金贺,王延锋,史磊,孙靖轩,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 2013
[17]黑木耳中不同形态的铬在in vitro系统中生物可给性分析. 李冰茹,左骥民,李杨,刘静,王北洪,何昭颖,马智宏. 2019
[18]管式气氛炉联用HPLC-ICP-MS测定黑木耳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 李冰茹,刘静,王北洪,李杨,何昭颖,马智宏. 2019
[19]尚志市黑木耳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冯敏,邓春海. 2018
[20]超声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糖醛酸工艺优化. 吴俐,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陈君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度对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的影响
作者:唐美君;李红;张欣欣;姜洪新;王志博;郭华伟;肖强
关键词:灰茶尺蠖;龄数;温度;历期;蛹重;性比
-
不同砧木嫁接对品质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风味的影响
作者:孙娜;朱友洲;孙焱鑫;廖上强;李红
关键词:嫁接;“砧爱1号”;挥发性物质;果实品质
-
60Co-γ射线诱变选育黑木耳高产多糖菌株
作者:刘岩岩;刘俊杰;吕立涛;李红
关键词:60Co-γ射线;黑木耳多糖;诱变选育
-
退化灵芝菌株的纯化与复壮技术研究
作者:李红;刘岩岩;刘俊杰;赵玉梅
关键词:灵芝;退化;复壮;栽培
-
二十三个离褶伞属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作者:刘娜;宋莹;张敏;吕立涛;李跃;黄磊
关键词:离褶伞属;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DNA分子身份证
-
60Co-γ射线对大球盖菇的诱变效应及鉴定分析
作者:宋莹;刘娜;吕立涛;张季军;李跃;张敏
关键词:大球盖菇;诱变;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
-
GABA和BABA诱导辣椒幼苗及果实对炭疽病抗性的生理影响
作者:巩雪峰;宋占锋;许艺;文熙宸;陈鑫;侯思皓;李红;陈琼
关键词:辣椒;γ-氨基丁酸;β-氨基丁酸;炭疽病;辣椒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