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露地与设施番茄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储霞玲

作者: 储霞玲;郑林秀;叶高松;陈俊秋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研究院

关键词: 露地番茄;设施番茄;温室气体排放;环境评价;空间差异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8 期

页码: 1870-18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比较我国不同栽培方式(露地与设施)及不同省份番茄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基于生命周期法,遵循农田生态系统的全环式路径,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20》数据,对我国露地与设施番茄的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露地、设施番茄生产系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4630.09、8697.52 kg CO2e·hm-2,设施比露地高87.85%;露地番茄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为化肥,而设施番茄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为农膜和化肥;露地番茄的净温室气体排放为负、碳生态效率大于1,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而设施番茄的净温室气体排放为正、碳生态效率小于1,具有负环境外部性;土地碳强度、碳生产效率、碳经济效率方面,设施种植的可持续性均低于露地种植.各省份露地、设施番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在2849.24~7524.61、5788.83~13779.69 kg CO2e·hm-2之间,最高省份分别是最低省份的2.64、2.38倍,露地、设施番茄的温室气体排放、构成、固碳量、碳生态效率、碳生产效率、碳经济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研究表明:我国番茄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栽培方式差异和省间差异,针对露地番茄生产应优化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针对设施番茄生产除减少化肥使用量外,应推广使用增厚农膜,加大农膜回收力度,减少农膜用量.对于碳生态效率、经济效率都低的省份,重点开展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对碳生态效率低、但碳经济效率高的省份,注重开发绿色生产技术,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对碳生态效率高、但碳经济效率低的省份,注重品牌打造,以提升价格和效益;对碳生态效率、经济效率都高的省份,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番茄优势产区.

分类号: S626%S641.2

  • 相关文献

[1]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3

[2]企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模式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研究——以中化MAP为例. 任静,李福夺,尹昌斌,王敏欣,常冬,高雄辉. 2023

[3]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何勇凤,李昊成,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2016

[4]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小麦氮肥回收率的变化特征. 李虹儒,许景钢,徐明岗,李淑芹,张文菊,高静. 2009

[5]顾及生活服务设施供需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析-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杨文睿,任周桥,何建华. 2024

[6]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 熊学振,熊慧,马晓萍,孙雨萌,杨春. 2022

[7]珠江中下游广东鲂种群结构及生长的空间差异. 朱书礼,李新辉,李跃飞,刘亚秋,武智,夏雨果,李捷. 2023

[8]日本有关水保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李铁军,李晓华. 2002

[9]山东省兔场环境评定. 杨丽萍,姜文学,高淑霞,张秀玲. 2009

[10]GIS支持下的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周星,杨信廷,汪善勤,钱建平,孙传恒. 2007

[11]面向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空间决策系统研究与实现. 王燕,潘瑜春,李岸昀,王纪华. 2008

[12]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评价. 戴礼洪,闫立金,周莉. 2008

[13]河北省典型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茹淑华,徐万强,孙世友,赵会薇,张国印,王凌. 2018

[14]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评价. 李彩丹,闫晓明,张洁,何成芳. 2017

[15]海洋工程环境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的估算方法. 徐兆礼,陈华. 2008

[16]海南香草兰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郭玲,吕岱竹,吴霞,王秀兰. 2013

[17]不同类型兔舍冬季环境检测与评价. 杨丽萍,姜文学,高淑霞,张秀玲. 2009

[18]恩施州玄参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穆森,郭杰. 2015

[19]安徽太平湖流域底质沉积物多种重金属和砷的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 刘亚风,钱丽萍,黄洪辉,王德耀,陆君,齐珂,樊正球. 2015

[20]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冬季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徐娇娇,徐姗楠,李纯厚,刘永,林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